悠長、寂寥、頹敗、陳舊、泥濘不堪。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約作于政治風雲激蕩、詩人内心苦悶彷徨的1927年夏天。《雨巷》中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分别比喻了當時黑暗的社會,在革命中失敗的人和朦胧的,時有時無的希望。這些意象又共同構成了一種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并給人一種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直接映射了當時沉悶的黑暗社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