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日兩餐,第一頓飯叫朝食,又叫“饔”,古人按太陽在頂空的位置标志時間,太陽行至東南角叫隅中,朝食就在隅中之前,那個時刻稱為“食時”,相當于現在上午九點左右。《左傳》鞌之戰,齊侯說“餘姑剪滅此朝食”,意思就是小看晉軍不禁一打,天亮後交戰,消滅了晉軍還耽誤不了“朝食”。
第二頓飯叫哺食,又叫“飧”,一般是申時,即下午四點左右,宋玉《神女賦》“哺夕之後,精神恍惚”。
所以你看《論語》記載,孔子的弟子宰予晝寝,孔子罵他“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晝寝就是白天睡覺,參照古代朝食哺食的時間,早上九點吃了飯,睡個午覺,下午四點又吃飯,然後就休息,一天什麼事都沒幹,所以孔子要大發雷霆了。
後來由于農業技術和文化娛樂的發展,古人睡得晚了起得早了,白天活動時間長,以前兩頓飯的鐘點耽誤工作,又不夠補充能量,慢慢演變為一日三餐的習慣,而且午飯後小睡一下恢複精神,但是即便現在,在某些偏遠山區和一些少數民族,仍然保存一日兩餐的習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