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在廣州市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人大代表們對2022年民生實事項目進行無記名投票,差額決定2022年十件民生實事。
記者現場獲悉,新增基礎教育公辦學位、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強網絡餐飲安全監管、擴大自動體外除顫器(AED)配置數量和覆蓋範圍、個人信息超範圍采集整治治理、提升老年人優待服務水平、強化失業人員就業精準幫扶、建設口袋公園、持續推進“一網通辦”和加強對住宅小區物業服務公示檢查成為票選表決出的廣州市2022年十件民生實事。
記者留意到,2022年的十件民生實事有不少“新面孔”。例如加強網絡餐飲安全監管,擴大自動體外除顫器(AED)配置數量和覆蓋範圍 ,整治治理個人信息超範圍采集等項目都是首次入選十件民生實事。
資料圖
這幾件實事首次入選
提高公共場所AED配置數量和覆蓋範圍,是不少人大代表長期的關注焦點。此次納入十件民生實事,讓他們倍感振奮。廣州市人大代表、廣東省增城賓館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馬粵君坦言,自己連續兩年都提出了相關建議,也一直在跟蹤推動。這次擴大AED配置數量通過票決入選十件民生實事,而且排在很靠前的位置,讓他感到自己推動的工作得到了認可和落實。“其實這幾年以來,政府部門和社會都開始關注到公共場所的AED設備配置問題,例如地鐵已經在逐步安裝AED。”馬粵君說。他坦言,公共場所安裝AED其實是個需要長期關注的問題,因為不僅僅是安裝一台機器,還要考慮到後續的維護,以及市民敢不敢用、會不會用的問題,隻有硬件軟件都做到位,才能真正為群衆服務。因此,在這次的民生實事中,除了強調硬件設備,也專門提到要提升公衆應急救護能力。在他看來,提高公共場所AED配置數量和覆蓋範圍入選民生實事,可謂是一個真正的開端,他也會持續跟蹤好這件民生實事的持續效果。
資料圖:白雲山山頂廣場配置的AED(伍仞 攝)
同樣從2020年開始關注AED配置問題的還有廣州市人大代表、廣東諾臣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雷建威。他坦言,從之前提出建議,到接下來推動立法,再到對于這件民生實事落實情況的監督,他不會停下對AED問題的關注。不過,雷建威坦言,雖然入選十件民生實事讓人高興,但内心還有一個小遺憾,就是在AED配置工作的目标數量上,他認為還有提升的空間。“不過這隻是一個開始,我們會持續推動AED配置比例。”
十件民生實事中,整治治理個人信息超範圍采集同樣是首次入選,引起了代表們的關注。“天下苦個人信息洩露導緻的騷擾久矣!”廣州市人大代表、廣東國智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徐嵩表示,從早期的短信、電話推銷,到現在的廣告“精準”推銷,各種算法背後的原材料都是我們的個人數據,而這些數據往往是在公民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過度采集、超範圍采集的。
她告訴記者,近年來國家陸續出台了民法典以及各類單行的法律法規、部門規章等限制過度采集個人數據的違法、犯罪行為。然而,徒法不足以自行,政府必須嚴格執行這些法律,才能有實效。此次票選表決,“個人信息超範圍采集整治治理”入選2022年廣州十大民生實事,可以說是很好地回應了群衆呼聲,民有所呼,人大有所應,政府應有所為。徐嵩說,希望政府能夠用好專項經費真正做出成效,一方面加強宣傳力度,比如在已經廣泛下載的反詐APP中設置更精準的攔截、提醒功能、廣泛發布典型案例;另一方面針對不執行“最小必要”原則,未經用戶明示同意,擅自搜集與功能無關的用戶信息,甚至是根本不告知用戶直接搜集信息的商家,加大處罰力度,落實行刑兩法銜接,主動移送公安機關。
此外,食品安全監管同樣一直是人大代表們關注的熱點,也是十件民生實事的常客。不過,這一事項與往年相比也有所變化。往年,十件民生實事中大多是相對籠統地提出加強食品安全檢查或加強食品安全監管,而這一次則重點強調了對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台的監管,并提出全市将開展2次對網絡餐飲服務單位的專項整治行動。
【十件民生實事】
1.新增基礎教育公辦學位,優化教育資源供給,推進教育公平
通過新建、改擴建等方式,全市新增基礎教育公辦學位6萬個。建設及推廣“廣州共享課堂”,提供2000個以上課程資源數據包,覆蓋義務教育階段全學段全學科線上課程。
2.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在實現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自然村全覆蓋基礎上,推進15個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作,完善污水收集管網(渠)及處理設施,進一步提升各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
3.加強網絡餐飲安全監管
加強對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台的監管,督促其嚴格落實平台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強化對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監督抽檢和日常檢查,嚴格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積極推廣“食安封簽”,避免人為或其他外部因素對食品的污染,保障餐食配送“最後一公裡”安全。加大“互聯網 明廚亮竈”宣傳力度,引導和鼓勵網絡餐飲服務單位推行“互聯網 明廚亮竈”建設。加大對網絡餐飲服務單位的整治力度,開展全市專項整治行動2次。
4.擴大自動體外除顫器(AED)配置數量和覆蓋範圍,提升公衆應急救護能力
擴大自動體外除顫器(AED)配置數量和覆蓋範圍。加大應急救護培訓工作力度,年度内完成2萬名紅十字應急救護員培訓工作,開展普及AED操作技能、心肺複蘇等知識。年度内開展200場應急救護知識宣傳和公益講座活動,惠及群衆5萬人次,進一步提升公衆應急救護技能。
5.個人信息超範圍采集整治治理
加大對超範圍采集公民信息應用的打擊整治力度,大力整治未經用戶授權而強制收集個人信息、過度獲取用戶隐私采集個人信息等超範圍收集個人信息的應用。加大力度打擊非法采集獲取、買賣公民信息等違法犯罪行為。宣傳公安機關整治超範圍采集公民信息,以及打擊非法采集獲取、買賣公民信息等違法犯罪行為取得的成效。
6.提升老年人優待服務水平
積極推動《廣州市老年人優待辦法》實施,擴大老年人優待卡享受待遇人群範圍,為年滿60周歲及以上的戶籍老年人和持有本市有效居住證件的常住外埠老年人(包括港澳台地區老年人)免費辦理老年人優待卡。
7.強化失業人員就業精準幫扶,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和就業服務
建立失業人員定期聯系制度。開展失業人員需求摸查,組織失業青年專項調研。持續推進“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羊城行動,有針對性幫扶失業人員提升就業技能。對通過市場渠道難以實現就業的,統籌利用公益性崗位等進行安置,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
8.建設口袋公園
2022年計劃各區建設不少于2個口袋公園,全市共計劃建設30個口袋公園。
9.持續推進“一網通辦”,提升政務服務全流程網上辦理率
提升政務服務全流程網上辦理率,推動企業、群衆辦事“四少一快”。打造以“穗好辦”為總入口的全市統一移動政務服務平台。探索推動政務服務“全城通辦”。
10.加強對住宅小區物業服務公示檢查,完善物業管理服務監督機制
完成3000個住宅小區按要求公布物業服務情況。依據《廣州市物業管理條例》,進一步完善物業管理服務監督機制,制定物業服務收費公示監督管理工作方案。
▍代表聲音
梁麗珍:民生實事覆蓋面廣 充分體現市民需求
廣州市人大代表、廣州大劇院副總經理梁麗珍表示,今年的十件民生實事覆蓋面很廣,内容上從公共教育到公共醫療、從小區物業到文化服務都有所涵蓋,服務對象上從學生群體到老年群體都有所覆蓋,地域上從城市到農村都加以關注。“民生實事的内容可以體現一座城市的人文關懷。”她認為,民生實事應該體現市民最迫切、最重要、最普遍的需求,今年的十件民生實事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周斌:民生實事展示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包容
“我認為今年每一件民生實事都非常好。”作為今年新當選的廣州市人大代表,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副總工程師周斌十分關注“新增基礎教育公辦學位,優化教育資源供給,推進教育公平”這件民生實事,這與他未來五年的關注方向不謀而合,“優質教育資源在城郊布局是非常重要的,這件民生實事在我心中是排在第一位。”
周斌還非常關注提升老年人優待服務水平。他表示,中國社會老年人口占比越來越高,提高老年人群體的幸福感是很重要的,“最值得贊賞的是,這件民生實事惠及面不僅限于本地戶籍的老人,這充分體現了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包容性。”
統籌/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申卉、鄧潇麗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鄧潇麗、申卉、張曉宜、魏麗娜、方晴、鐘達文、何瑞琪、何穎思
海報制圖/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林傳淩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龍成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