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異地搬遷對象是哪些人群
異地搬遷對象主要是居住在深山、石山、高寒、荒漠化、地方病多發等生存環境差、不具備基本發展條件,以及生态環境脆弱、限制或禁止開發地區的自願搬遷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具體來說,需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生活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方的;
2、本人願意搬遷的;
3、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符合上述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計劃生育受處罰戶、無房戶均可以享受異地搬遷政策。
(二)遷出地區域範圍劃定标準與程序
按照先定地域範圍後定人的原則,首先要合理确定本縣市區的遷出地區域範圍。也就是說,你們這個縣市區哪些地方屬于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地方,以自然村、寨、村民小組為基本單元。
1、遷出地區域劃定标準
劃定區域應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①土地貧瘠、人地矛盾突出、水資源匮乏等生産生活條件惡劣,通過就地就近幫扶促進生産或就業仍無法讓農戶脫貧的區域,重點是貧困程度相對較深的貧困村;
②生态環境脆弱,屬于石漠化重度或中度的地區;
③地震活躍帶、地質災害多發易發區;
④易漬易澇湖區低窪區;
⑤屬于縣域内水源保護區、生态保護區核心區域等主體功能區的限制開發區或禁止開發、不宜開發的區域;
⑥地理位置偏遠,交通、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落後,嚴重制約區域發展,并且延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成本高于異地搬遷成本的區域;
⑦農村危房改造任務特别重且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無房戶和D級危房存量大的行政村;
⑧縣域内其他需要搬遷的區域。
2、遷出地區域劃定程序
①鄉鎮申報。由鄉鎮依據劃定标準,在認真調查摸底基礎上,提出本鄉鎮範圍内十三五實施異地搬遷自然村落或村民小組名單,報縣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
②複核确定。由縣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在安排人員現場踏勘校驗基礎上,研究确定遷出地區域,并行文明确。
③公示公告。縣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在政府門戶網、鄉鎮在集鎮及遷出地公示正式劃定的十三五實施異地搬遷的自然村落或村民小組名單。
④上報備案。由縣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将本縣已公告的十三五實施異地搬遷的自然村寨或村民小組名單報省扶貧辦備案,成為今後審計界定對象精準的重要依據。
3、遷出地區域劃定數量
鄉鎮按照應搬盡搬原則,統籌考慮省已明确到縣搬遷任務數、選定區域内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數和有搬遷意願人口數等因素,具體劃定本縣十三五實施異地搬遷的自然村落或村民小組個數,可以分批次劃定。
(三)搬遷對象确認程序
1、宣傳發動;
2、貧困農戶提出申請;
3、村委會初審及公示;
4、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及公示;
5、縣人民政府審批及公告;
6、搬遷戶簽訂搬遷協議。
每個環節都要有經辦人、負責人簽字并存檔備查,按照誰主管、誰經辦、誰負責的原則,對上報的戶數和人員名冊簽字背書,對真實性負責,弄虛作假将嚴肅追究違紀違法責任。
在已确認為十三五異地搬遷對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允許具備自然分戶條件的正常分戶,符合條件的整戶納入,不符合條件的整戶清出;堅決消除拆戶的現象,杜絕将有贍養和撫養義務的人從老弱病殘人員的家庭當中進行分離出來,作為貧困戶納入建檔立卡。
鎖定對象後,要建立一戶一檔資料,資料包括:搬遷協議、舊房及生産配套性用房拆除協議、後扶産業扶持協議、農戶申請表、戶主身份證及全員戶口簿(含首頁)複印件、老宅及遷出地周邊照片各2張、新房及遷入地周邊照片各2張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