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來自各地的愛心媽媽們輪流照顧孩子,并且很快籌得足夠孩子治療的費用
一條朋友圈 驅散倒春寒
老人實在太累了
老人年紀大,隻能一個一個抱,孩子長期一直睡一邊,頭都變形了。
自家生意不做了
“早上來給他們兩個簡單擦洗了一下,屁股都爛了。”志願者左文娟心疼地說。她是22日早上最早一批到醫院的,一直到下午都沒離開,自家店鋪生意都顧不得了。
澳大利亞的捐款
“我本來是想來送點錢的,但是一天都沒走脫。”從成都趕到都江堰的丁麗麗手裡捏着好幾張捐款登記單,上面記錄了各方捐款:都江堰、成都、邛崃、大邑……從川内到省外,甚至還有澳大利亞!
一條朋友圈 用捐那麼多?
22日下午,除了自發前來的愛心人士,還有幾位民間愛心組織負責人代表,他們表示前往周培春老家汶川查實情況,也跟随門春華回家實地看了情況,質疑發布朋友圈求助的信息描述比較片面,受助者家庭情況和大家預想有所區别。“我們曉得都是好意,但是這種不實際的情況,會不會讓愛心人士覺得被騙。”
21日晚上,都江堰人王雙在朋友圈發布了一條令人心酸的微信,在都江堰市醫療中心帶發燒的兒子住院時,同病房的一位70歲的婆婆獨自帶着一對雙胞胎住院,聊天中才得知老人是孩子的曾外婆,因為家庭原因,孩子自從出生就隻靠着她拉扯,如今8個月大了。看到老人滿頭大汗地照顧孩子,“實在看不下去”的王雙希望朋友們湊點錢請個護工。
令人意外的是,王雙的朋友圈“求助”被迅速轉發到各個群,一時間,熱心人聚集起來,捐款、捐物,溫暖城市的愛心遠遠超過預期。
“好造孽啊” 一條朋友圈求助
21日晚上,王雙在自己朋友圈發布了一條長文,描述了讓她感覺震撼的一幕,跟她兒子住在同一病房的老婆婆獨自帶着一對8個月大的雙胞胎男孩,原以為是孩子奶奶,聊天才得知,竟然是曾外婆,因為孩子媽媽是精神病患者,家裡其他人因為各種原因無法照顧孩子,一直都是由曾外婆拉扯到8個月。
“孩子營養不良,沒有血色。”王雙的朋友圈描述說,老人年紀大,隻能一個一個抱,孩子長期睡着,頭都變形了。熬了一個通宵的老人,白天扛不住睡着了,連續三次孩子輸液沒有液體了,都是自己家人發現提醒。王雙在朋友圈呼籲,能不能幫忙請個護工。
朋友圈一發布,被迅速轉發到各個群。“真的假的?”“好造孽啊!”許多好心人立即響應,數十元、數百元,當天晚上,王雙的微信就不斷收到捐款的紅包。
138448元
善款來自四面八方
大邑縣的王丹21日晚上看到了幾經轉發的雙胞胎的情況,當天晚上就打算開車趕到都江堰,但朋友勸說不安全。22日早上6點,焦急的王丹就出發了,早上8點到了住院部,一見到周先發、周先桃兩兄弟,喂稀飯、擦洗、拍背,并表示,自己可以在醫院幫忙照顧,直到到兩個孩子出院。
22日下午1點多,成都商報記者在都江堰市醫療中心住院部兒科病房很快就找到了雙胞胎男嬰所在的病房,因為門口聚集了不少熱心人士。“這個(錢)是我的一點心意,這個(錢)是我幫朋友帶的。”“帶了點奶粉、尿不濕,娃兒應該用得上。”“哪個是哥哥、哪個是弟弟?”在兩兄弟所在的搶救室(醫院為方便照顧特意安排),幾位女士有的給哥哥換尿布,有的給弟弟喂水,有的整理帶來的衣物,她們都是看到朋友圈,自願來給孩子當“臨時媽媽”的。病房裡,水果、鮮花以及衣物、奶粉,堆滿了病房的角落。
“早上來給他們兩個簡單擦洗了一下,屁股都爛了。”剛給弟弟換完尿布的左文娟心疼地說。她是22日早上最早一批到醫院的,一直到下午都沒離開,自家店鋪生意都顧不得了。
“我本來是想來送點錢的,但是一天都沒走脫。”從成都趕到都江堰的丁麗麗手裡捏着好幾張捐款登記單,上面記錄了陸續趕到的愛心人士的捐款,都江堰、成都、邛崃、大邑……從川内到省外,甚至澳大利亞的愛心捐款,點點滴滴彙聚到一起。“就沒有停過,一直都有人來。”丁麗麗說。成都商報記者注意到,有的愛心人士上午來捐款過,下午受到朋友委托,又特意跑了一趟。
下午3點,因善款仍在源源不斷彙聚,遠遠超過預期和孩子的治療費用,現場愛心人士與家人商議,停止接受善款。據初步統計,通過現場和微信等方式捐助的善款達到138448元。
孩子曾外婆之前一直一個人在醫院照料孩子
醫生:
孩子病情已穩定
都江堰市醫療中心兒科主任吳兆海告訴成都商報記者,20日,周先桃和周先發兩兄弟從急診入院,當時出現的症狀是高熱、腹瀉,因為嚴重脫水,反應能力差,還有點心肌損傷的症狀,但經過治療、補充液體,很快得到了改善。待觀察穩定後,很快就可以出院了。
一位不願意署名的主管護師介紹說,看到老人家一個人照顧兩個孩子實在不行,特意将孩子從原來的病房搬到離護士站最近的搶救室,方便醫護人員照看。“我們的護士都在幫忙,給他們洗下澡,多留點心。”該主管護師說,從21日晚上開始,就有不少愛心人士陸續趕到醫院捐款,22日整天,更是一直沒有斷過。據愛心人士介紹,光是來醫院看孩子的人就有1000多人。
視角
為啥雙胞胎要由曾外婆帶?
當媽的有精神病 當爸的滿身酒氣
從2016年6月出生,雙胞胎周先發、周先桃就一直由70歲的曾外婆門春華帶着,現在8個月大。17日,兩兄弟發燒、嘔吐,去附近醫院看過,但沒好轉,20日,在親戚的幫忙下,門春華帶着病情加重的孩子進城看病,輾轉到了都江堰市醫療中心。
“她一個人哪裡抱得了。”王雙說,連續熬了兩個通宵沒睡的門春華實在扛不住了,21日白天孩子輸液時她睡着了,連液體輸完了也沒注意到,還是自己家親戚發現提醒的。孩子哭了,王雙幫着哄,門春華說,孩子在家都是哭睡着的,王雙聽完覺得太心酸。“兩兄弟的頭,因為一直睡一邊,都變形了。”
據了解,孩子爸爸周培春今年42歲,入贅娶了患有精神疾病的22歲的苟靜,幾年前外公外婆離異,外公打工賺錢養家。據居住地都江堰市柳街鎮紅雄村村幹部說,周培春智力水平也不高,平時也不大照看孩子。中午從汶川老家趕來的孩子堂哥周大宏說,爺爺奶奶去世了,兩家人離得遠,是從網上才得知孩子生病,叫上聾啞的孩子大伯,兩人匆匆趕到醫院。
“都是跟到我,他們媽媽每天都要吃藥,正常的時候也看下孩子。”因為孫女患有精神疾病,發起病來不得了,門春華不敢讓她照顧孩子。據現場志願者說,上午,孩子外婆來過病房,但僅待了1個小時就離開了。
下午4點,孩子爸媽終于出現,滿身酒氣的周培春第一句話就讓人大跌眼鏡:“哪個是大的?”苟靜則輕輕拍了拍兩個睡着的兒子。周培春說,20日和孩子外公來過一次,21日自己單獨來時沒找到病房,苟靜又到了吃藥時間,隻得回去。“我平時在外頭種樹嘛。”
朋友圈求助與實際有所差别?
當地政府牽頭 專用賬戶定向捐助
22日下午,除了自發前來的愛心人士,還有幾位民間愛心組織負責人代表,他們表示前往周培春老家汶川查實情況,也跟随門春華回家實地看了情況,質疑發布朋友圈求助的信息描述比較片面,受助者家庭情況和大家預想有所區别。也有愛心組織人士表示,他們一家缺乏撫養能力,孩子留在家中是否能夠健康成長。“我們曉得都是好意,但是這種不實際的情況,會不會讓愛心人士覺得被騙。”
“他們家情況确實比較特殊,也是低保戶,我們一直都在幫扶,包括兩個孩子出生時也有臨時救助。”分管民政工作的柳街鎮副鎮長胡躍軍和村幹部來到病房看孩子,表示這一次孩子生病住院,因為家屬也沒有告訴村上,電話聯系後才得知。
“錢是捐給孩子的,我們不管哪個來管,反正隻要錢能用在孩子身上就行。“面對質疑,丁麗麗、王丹、王雙等愛心人士都表示,希望由政府牽頭,建立專用賬戶,将錢定向地用于孩子以後的生活、學習費用。
記者從柳街鎮和愛心人士處了解到,所有善款在鎮政府的見證下,由愛心人士代表存入都江堰市慈善會公共賬戶,用于周先發、周先桃兩兄弟的定向救助。至于如何保證善款用何種方式保證确用于孩子,截至記者發稿時,都江堰市慈善會未回複。
柳街鎮副鎮長胡躍軍表示,孩子一家本身就是低保戶,所在社區已啟動應急救助,在政策範圍内,會及時給予幫扶。
成都商報記者 于遵素 攝影記者 劉海韻
原标題:來了一堆“媽” 捐了10多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