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陳壽的《三國志》,司馬懿恐怕算不上主角,一般是在某些本紀列傳提到的大事中敲敲邊鼓。若是翻開唐代房玄齡等著的《晉書》,本紀第一就是宣帝司馬懿了。但我們都知道,司馬懿在身前并未稱帝,不管是來不及還是主觀上不願意,他死的時候還是公侯的身份,名義上還是曹家的忠臣。雖然這個忠臣挾持皇帝、大權獨攬,他的子孫後代還最終篡奪了帝位,這些都是後話了,司馬懿曾經确實是曹魏的股肱之臣,他為曹家幹了三件大事,每完成一件,他的軍事成就、功勳業績和官職地位都随之上了一個台階。
曹操是個狠人,狠人見狠人,按理說應該“一山不容二虎”的,幸好那時候司馬懿還是個人畜無害的弟弟。建安六年,朝廷要州郡舉薦軍事經濟人才(上計掾),彼時曹操已經位列三公了,聽屬下說司馬懿是個這方面的人才,就公車征辟他。司馬懿覺得漢祚将終,曹氏雖然現在掌權卻未必就能穩坐釣魚台,況且司馬懿彼時雖然是個白身,但心氣甚高不願在曹氏手下委屈着,于是司馬懿就以風濕病推辭了這個官。又過了些時日,曹操已經擔任丞相了,又征辟司馬懿為文學掾,并敕命使者,如果司馬懿在猶猶豫豫不肯為我所用,那就把他抓起來算了。司馬懿這才怕了,這也是司馬懿的仕途起點。
曹操最開始讓司馬懿和曹丕交遊,後來軍事上吃緊,司馬懿也就經常跟着曹操南征北戰出謀劃策。司馬懿從這時候起就展示出了驚人的軍事才能,不過有趣的是,深通兵法的司馬懿這時還不像他中晚年一樣喜歡穩操全算,這時的他特别喜歡出“間道子午谷”之類的奇謀。曹操攻打漢中的張魯之時,司馬懿便出主意:“劉備新得西蜀,但是靠欺詐自己的同宗兄弟得來的,他現在根基未穩,蜀地大族和百姓們還沒親附,他就要跑來争奪荊襄之地,這正是天賜良機。不如趁現在一鼓作氣,盡取漢中則益州震動,大兵讨伐之下,蜀地必定瓦解,劉備大軍就已在彀中了。聖人不能違時而動,也不能錯失天時啊。”可惜曹操沒聽他的,隻回複了一句:“為人之苦就在于不知滿足,既得隴右之地,又開始打起蜀地的主意了。”這也是成語得隴望蜀的出處。
雖然司馬懿主意出的不老少,但曹操還是不太信任他。曹操也是個英雄好漢,自然能察覺到司馬懿身上也有股子不能羁縻的志向和雄豪之氣,又聽說司馬懿回頭的樣子特别像狼回頭望着獵物的樣子。曹操便想試一試,于是有一回大軍行進之間,曹操特地落後一段,然後突然叫住司馬懿,司馬懿果然回頭望去,竟然脖子一扭隻有臉朝後正對着曹操,身子卻一動不動。曹操這才信了傳言,他還曾做過“三馬同食一槽”的夢,心裡十分忌諱司馬懿,因為眼下用得着他,且司馬懿外寬内忌,表面上謙和謹慎、從沒犯過什麼錯,曹操隻能對自己的兒子說:“司馬懿非人臣之相,要好好提防他。”
不過曹丕顯然沒有聽老爹的話,他很信任司馬懿,并且史傳有記載,曹丕在當魏國太子時的許多大謀劃都有司馬懿的參與。等到曹操死後,曹丕篡漢自立,沒幾年曹丕身死,明帝曹睿又繼位,一時三國的英雄豪傑大都也快消磨盡了,三國史終于進入了諸葛亮和司馬懿單線對狙的時代。
在直接對線諸葛亮之前,司馬懿先得拿個弱些的對手練練手。這人是蜀國的将軍孟達,他降魏之後得到的待遇還挺不錯,擔任新城太守,還封了侯。司馬懿卻看出孟達不是個老實的玩意,向朝廷谏議卻不被采納。果然,孟達還忙着連吳固蜀,徐圖中原之地。
不過諸葛亮對孟達也不太信任,既厭惡其反複無常的行為,又害怕他做出禍事來。諸葛亮也挺狠,為了催促孟達趕緊起事以免夜長夢多就施了一個釜底抽薪之計。孟達與魏興太守申儀素有嫌隙,諸葛亮于是派遣部下郭模詐降魏國,命他去拜訪申儀,順便洩露一下諸葛亮和孟達的約定。孟達聽說密謀洩露了,果然就要立刻舉兵造反。司馬懿同時也聽說了這事,害怕他突然造反趕不過來,吳蜀兩國再一夾攻,事情就很難收拾了。就先派輕騎寫信去穩住孟達,無非是離間諸葛亮和孟達,說這種大事何等秘密,怎麼會讓郭模輕易就洩露了,這是故意要陷将軍于死地而他們袖手旁觀坐收漁利啊。這孟達也沒算計,心想:“司馬懿駐守的宛城離洛陽八百裡,離我有一千二百裡,他聽我造反肯定會先禀奏皇帝,這一來一去怎麼也得一個月。”于是猶豫不決,想等等諸葛亮來信與否,并準備修築工事。誰知道,司馬懿壓根就沒禀奏,直接兩天當一天走,八天就神兵天降到了孟達城下。還沒等孟達反應過來,司馬懿就分兵八路,一起圍攻,隻消半月,孟達就被收拾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