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美國國務院稱自2016年秋天起,“一批派駐在古巴的美國外交官員及其家人陸續出現了聽力喪失的情況”,并懷疑是遭受了來自古巴的“先進的聲波裝置”的攻擊。古巴方面對此消息堅決予以否認,而美國則以此為由驅逐了兩名古巴外交官,并在之後驅逐了更多古巴外交人員。這次事件也為兩國當時剛剛恢複兩年的外交關系再度蒙上了陰影。
最近,兩名科學家發表了針對相關噪聲音頻文件的研究成果,研究顯示,這些“噪音”并沒有那麼神秘——那其實是蟋蟀在唱歌。
據《紐約時報》1月4日報道,兩名科學家名叫亞曆山大·斯塔布斯和費爾南多·蒙特阿萊格-Z ,分别來自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英國林肯大學。近日,斯塔布斯在綜合和比較生物學學會年會(SICB)上公布了這一分析結果。
斯塔布斯在采訪中表示,初次聽到美國駐古巴外交官錄制的噪音音頻後,他便想起了自己在加勒比海地區做野外工作時遇到過的某種昆蟲。之後他與蒙特阿萊格合作,通過對比噪音音頻和佛羅裡達大學數據庫裡保存的衆多北美昆蟲的聲音,發現這段錄音的聲譜與一種名為“西印度短尾蟋蟀”的昆蟲的鳴叫聲驚人地相似。
西印度短尾蟋蟀本身分布在佛羅裡達群島、大開曼群島和牙買加,該物種的一個近親種分布在同屬加勒比海地區的古巴,而斯塔布斯懷疑該物種本身在古巴也有分布。斯塔布斯曾在哥斯達黎加錄下了這種昆蟲的聲音。據他稱,這種聲音是“難以置信的響亮,哪怕在一輛以時速65公裡行駛的柴油卡車裡都能聽到。”
負責體檢美國外交官的賓夕法尼亞大學腦損傷與修複中心主任道格拉斯·史密斯博士質疑這一研究,稱自己并不排除的确有人聽到了蟋蟀鳴叫的可能,但他認為這與外交官們真實受到的傷害無關。
除美國以外,加拿大政府也曾緊随美國稱本國駐古巴的外交人員“出現失聰問題”。2018年6月,美國還曾稱美國駐華使領館雇員也受到所謂“聲波影響”,和古巴的情形如出一轍。我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直截了當地指出,中國有關部門已經以非常負責任的方式進行了認真的調查,但沒有發現任何組織或個人實施這樣的影響,未發現導緻美方所說情況的原因和線索。之後美方沒有做出任何回應。 宗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