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景鳥瞰效果圖
2022年7月,MENG建築創作院(深總院)中标深圳市龍崗金園軟件園。項目位于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北部,地處坂瀾大道與坂李大道交界處。作為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核心節點和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戰略要塞,金園軟件園是該片區難得的待開發用地,有着巨大的發展潛力。同時,園區位于坂雪崗科技城科研發展區與山水生态區交界處,被優質的生态資源所環繞,如同一片生态綠洲。
▲ 黃昏鳥瞰效果圖
▲ 人行主入口效果圖
我們從生态、城市、産業、人群四個方面出發,提出設計思考。
1. 如何最大限度保留場地原始生态資源?
2. 如何改善基地“城市孤島”現狀?
3. 如何打造适應軟件産業發展的高品質園區?
4. 如何營造匹配軟件從業者需求的創新社區?
▲ 設計思考
針對這四個思考問題,我們提出了相應的設計策略,構成了“疊園慧谷”設計理念。
▲ 概念圖
疊
我們期望盡可能保留場地山林疊翠的原始地貌,尊重周邊環境資源,場地呈台地式設置,建築也順應基地逐級跌落,與環境融為一體。作為處在交通、居住、綠地交彙處的城市節點,層疊開放、生态共享的的軟件園改變了區域原本“孤島”的狀态,一條橫跨街道、穿越園區的“生态活力長廊”串聯起城市公共空間,片區活力得以激發。車行、軌道、公交、步行多種出行方式的精心組織整合,讓園區使用者獲得便捷舒适的通勤體驗。
▲ 綠島效果圖
▲ 景觀概念圖
園
面對複雜地形與較高的容量,我們擯棄常規軟件園多棟高差單元式排列的模式,将建築在場地中鋪開,盡量降低建築高度,避免過高體量隔絕東北側山體資源。預留多維城市景觀通廊,保證自然資源與城市的互動融合。
▲ 軟件科創大街庭院效果圖
通過對各類人群流線的分析,打造跨街天橋、坡地公園、二層連廊等多維交通系統,為基地與周邊的聯系預留多種可能性。在城市活力長廊的串聯下,由護坡草地公園,底層休閑廣場、軟件科創大街、郊野山林公園組成了多層級的區域生态網絡,一系列海綿城市和景觀微環境手段改善了區域微環境。無論是工作日還是周末節假日,園區工作者和周邊居民都能享受親近自然的樂趣,在生态園林中休憩交談、運動慢跑、郊遊玩耍、舉辦戶外活動、參與科技互動。
▲ 園區微環境設計
慧
伴随着軟件産業高速發展,軟件企業及軟件從業人群的使用需求也随着時代與科技的發展不斷變化。我們以一系列的模塊化單元來适應未來的發展變化,為企業全生命周期發展提供服務。
低區的“科創共享平台”是初生團隊的聚集地,模塊化的辦公空間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可以滿足不同工作模式和辦公需求;創新平台穿插交織形成的公共交往空間是使用者會面交流的場所,初創企業在這裡碰撞出創新的火花,激發成長。
▲ 低區水平生長模式
高區的“十字形辦公BLOCK”是成長期和成熟期企業的選擇。21×21m的基本辦公單元,企業可以根據規模和需求擴展模塊數量和使用模式。十字形的平面模式、垂直貫通的中庭、四角的空中花園以及綠色裝配式幕牆系統,讓每個方向的辦公模塊都能獲得舒适的辦公環境和景觀資源。中部的公共平層花園亦為企業間的交流互動提供了場所。
▲ 高區縱向生長模式
谷
軟件從業人群有着鮮明的個性,渴望交流與溝通,且充滿創造力。相比起傳統的辦公環境,他們更傾向于開放的、自然的非正式交往空間。
園區擁有完備的配套設施,“底層活力街區”不僅提供了企業發展所必需的産業配套、服務支撐和展示平台;住宿、餐飲、運動、休閑,完備的生活配套和商業配套也為企業和周邊居民提供全天候的服務。
▲ 底層活力街區
我們在裙房部分采用縱橫交織的研發單元圍合成一個個室外院落,構成内院活力空間、平台交互空間、山林休閑空間等一系列不同主題的開放空間,使每個研發單元都能便捷的到達共享開放空間,以此增進軟件人才間的交流互動,進一步激發園區的創新活力。
▲ 公共空間軸測圖
▲ 主入口人視圖
▲ 大堂人視圖
金園軟件園未來會成為城市生活聚落,科技創新社區,是“大隐隐于市”的生态綠島,為每一個從業者和創業者提供無限可能。
▲ 總平面圖
深圳市龍崗金園軟件園
項目類型:産業園區
建設地點:廣東省深圳市
設計時間:2022年5月至今
用地面積:55,626㎡
建築面積:244,836㎡
業主單位:深圳市龍崗區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設計單位:MENG建築創作院(深圳市建築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築景院(深圳市建築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主創建築師:孟建民、楊旭
設計團隊:劉勇高、錢铖、譚茜、趙紫怡、餘曉晴、夏禹、孟飄檢、沐陽、張媛媛(實習)
商務團隊:于海泳、雷璇、林志遠
資料來源、版權所有:MENG建築創作院(深總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