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不到一周時間就要迎來九月份的開學季了,可就在前幾天,親戚家的孩子敏敏突然冒出不想上學的念頭了。
這可把敏敏的父母給急壞了,好說歹說,敏敏就是不為所動。敏敏的父母也心知肚明:這孩子不想上學,八成是厭學了。
我們知道,“厭學”在中小學學生群體中占有不小的比例,隻是有些孩子表現得比較明顯,容易讓人察覺到,而有些孩子隐藏得比較深,不容易讓人察覺到。
在即将面臨開學之際,孩子卻不願意上學,其所表現出對學習的消極行為令無數家長感到無所适從,也迫切需要找到解決“厭學”問題的辦法。
針對孩子厭學現象,我們要先從“潛意識性厭學”這個概念說起。
01 何謂潛意識性厭學?很多孩子的厭學行為,在最初都是一種潛意識性的情緒反應,是一種心不由己的強迫性反應,這涉及“潛意識厭學”的概念。
按照心理學家們的說法,潛意識性厭學又叫作潛意識條件性情緒反射性厭學,是指孩子在認識上觀念上沒有厭學的思想,卻由于一種潛意識的條件性情緒反射,導緻他們表現出厭學行為,即非意志性厭學行為。
潛意識性厭學的孩子一般能夠意識到學習對自己的重要性,但在學習過程中卻容易出現諸如注意力不集中、拖延症、學習動機不足等現象,甚至出現心因性軀體疾病,比如一上學就“疾病”纏身,不是頭疼,就是肚子疼等。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潛意識性厭學的孩子歸結起來,其實大都是在情緒方面出了問題。這個問題需要引起我們家長的重視。
02 厭學已呈現低齡化的趨勢近幾年厭學似乎呈現低齡化的趨勢,原本小學三四年級才開始出現厭學現象,現在已經提前到了一二年級,越來越低齡化,比如
本來對新事物、新知識充滿好奇和探索欲望的孩子,為什麼會走到厭學這種極端的地步呢?原因有很多,比如孩子的注意力不斷地被家長打擾就是一種常見的原因。
在大多數情況下,孩子的注意力并不需要刻意去培養,隻要不去打擾就好。如果家長總是不斷地打擾孩子,孩子的注意力遲早會被消耗殆盡,也會影響到孩子自我思考的能力。
不能不提到的是,初中是最令家長頭疼的階段,是孩子人生中最明顯最強烈的叛逆期,也是厭學較多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的最大特點就是異常自戀,同時又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一旦受到挫折或打擊,情緒非常容易泛化,變成了對自己的全盤否定,從而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
總結起來,厭學的孩子大都和以下原因有關:
03 升學焦慮也會導緻孩子厭學
這種情況主要出現在高中階段的孩子身上。
這個階段大部分孩子都開始真正懂事了,會主動思考自己的前途和命運,但也面臨着壓力,面臨的最大壓力就是升學壓力。
在巨大的升學壓力之下,孩子就會産生焦慮,嚴重者将導緻厭學。
針對這個階段孩子的潛意識厭學行為,家長的主要任務就是幫助他們找到自身的優勢,找到自己的價值定位,隻有這樣才能夠激發他們内在的潛能,幫助他們克服厭學的情緒。
04 面對厭學的孩子,家長可以這樣引導一是要接納孩子,并深入了解孩子厭學的原因。
孩子一旦厭學,大多數家長都很難接受。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隻是簡單地去指責孩子,是不可能打消孩子厭學的念頭,相反,家長要了解孩子的心理,比如厭學的孩子會感到自己很無助,他需要得到來自家長的理解和接納。
因此,家長先從情感上去接納孩子,關注他們厭學背後的心理成因,這才有可能取得孩子的信任,為深入了解孩子厭學的原因做好鋪墊,教育孩子才能有的放矢。
二是利用成就感來激勵孩子。
當看到孩子厭學時,很多家長在心裡更多關注的還是孩子的“成績下滑”、“學習内驅力不足”、“馬上要中考或高考了該怎麼辦?”,但很少有家長會從深層次中去思考孩子為什麼厭學?隻是孩子身上的原因嗎?和家長不當的教育方式有關嗎?等等。
實際上,厭學的孩子,多半是因為缺乏學習成就感。
如果确定孩子是缺乏學習成就感而導緻了厭學,那我們家長就要幫他們補上這缺失的一課——學習成就感。
我們可以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大目标和小目标,通過小目标的不斷實現來讓孩子獲得學習成就感,最終走出厭學情緒。
很顯然,其中關鍵就是要幫孩子合理确定好小目标,具體要多小,則要看孩子的實際能力,隻要他們踮起腳能夠着就可以。
三是引導孩子進行放松訓練,減少過重學習壓力帶來的焦慮感。
有的不想上學的孩子,是被過重的學習壓力壓垮的。那我們家長就可以從引導孩子進行放松訓練作為切入點,減少過重學習壓力帶來的焦慮感。
同時,家長還要積極關注孩子的正面行為,通過有針對性地獎賞、鼓勵,來強化孩子對上學的興趣。
四是降低對孩子過高的期望值。
家長對孩子報以過高的期望值,也是造成孩子厭學的主要原因之一。
解決對策是:家長可以适當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減少孩子的學習任務,細水長流,不給孩子過重的學業壓力,讓孩子輕裝上陣,這樣才能讓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走得更長遠。
結語當然,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孩子在自我歸屬的整合上出現了問題,使得他們無法形成對學校、對班級等團體的歸屬感,他們隻願意躲在家裡這個安樂窩。這也是導緻孩子厭學的常見原因之一。
如何解決這類問題呢?很顯然,家長要從幫孩子尋求對學校、對班級等團體的歸屬感入手,隻有找到了歸屬感,才能讓孩子安心校園學習生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