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夏天大棚茄子栽培技術

夏天大棚茄子栽培技術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1 22:47:28

夏天大棚茄子栽培技術?茄子 :直立分枝草本至亞灌木,高可達 1 m,果的形狀大小變異極大,一般栽培供食用的有長形及圓形安徽省阜陽市颍州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适中,土壤為黑色砂姜土,茄子種植在颍州區河水一帶,形狀似圓形,經濟價值可觀,每公頃收益達 15 萬元以上大青茄單果淨重達 0.6 kg,生長期 50 d左右,移栽後 35 d開花,之後開始挂果,50 d 為盛果期,适宜挂果溫度 25~30℃,濕度 80%,日照時間長,果實質量好,表面光澤,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夏天大棚茄子栽培技術?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夏天大棚茄子栽培技術(茄子大棚種植技術)1

夏天大棚茄子栽培技術

茄子 :直立分枝草本至亞灌木,高可達 1 m,果的形狀大小變異極大,一般栽培供食用的有長形及圓形。安徽省阜陽市颍州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适中,土壤為黑色砂姜土,茄子種植在颍州區河水一帶,形狀似圓形,經濟價值可觀,每公頃收益達 15 萬元以上。大青茄單果淨重達 0.6 kg,生長期 50 d左右,移栽後 35 d開花,之後開始挂果,50 d 為盛果期,适宜挂果溫度 25~30℃,濕度 80%,日照時間長,果實質量好,表面光澤。

1 選種育苗

1.1 品種

從市場上購買抗病性好的茄子品種。

1.2 播種

播種前一次性澆夠水,濕潤至床土深 10 cm。水滲下後薄撒 1 層營養土,找平床面,均勻撒播種子。每平方米苗床使用綠亨一号可濕性粉劑2 g,拌幹細土均勻薄撒于床面上,防治猝倒病。采用撒種的播種方式,一般每平方米苗床播種 15~20 g,每公頃用種量 300~525 g。播後覆營養土 0.8~1.0 cm。幼苗一半出土時應立即揭去稻草和地膜,撒土 1 次或噴濕蓋土,以防種子“戴帽”。幼苗出齊後,白天苗床溫度控制為 20~25℃,夜間溫度控制為 15℃左右。

1.3 分苗

茄子移苗宜早不宜遲,一般在四葉時即可移苗。準備一次性育苗杯,裝入營養土,每隻育 苗杯移植 1 株秧苗,溫度保持在 20℃以上,定期澆水。

1.4 苗期管理

1.4.1 幼苗期管理

幼苗期管理最重要的是注意播種後密閉保溫,苗床溫度要控制在 25℃以上,保證出苗率。出苗率達到 80% 以上時,可以适時掀開地膜放風,降低溫度和濕度,防止猝倒病。茄子易發生戴帽出土現象,可使用噴霧器将其打濕,使種苗夜間脫帽。在茄子種子萌發時,将細土均勻撒在苗床上,有利于種子萌發出土。在幼苗期,白天溫度應保持在 25~28℃,夜間溫度不能低于15~18℃。幼苗長出 2~4 片真葉時即可分苗。分苗前 1 d,需将種苗床一次性澆足水。

1.4.2 營養土準備

分苗床土厚度為 8~10 cm,保證整個苗期根系對養分和空氣的需求。每公頃大田苗床面 積 225~300 m2 。使用直徑 10 cm 的育苗杯育苗。将營養土裝入育苗杯中,用手指在中央插孔,把幼苗栽入孔中,然後封孔澆透水。

1.4.3 分苗後管理

為保持較高溫度需要支小棚,促進地下根部生長,為緩苗打好基礎。分苗後至緩苗期間,午間需避免陽光直射;緩苗後,秧苗需光照,白天陽光充足時打開棚膜,晚上再蓋住棚膜。通常 5~7 d 後能恢複生長。在花芽分化時,将溫度降低,使花芽分化,白天溫度需保持在 25~27℃,晚上溫度保持在 15℃左右。為了保證秧苗對水分的需求,水分需适宜。實時觀測秧苗長勢和土壤水分情況及時調整。當土壤表面出現幹土時,陽光強度高時秧苗葉子枯萎,需适當打水。秧苗澆水不宜幹或濕,保證秧苗正常生長即可。若土壤有機物充足,此時無需施肥。若秧苗葉子顔色較淺、長勢不足,需将磷酸二氫鉀和尿素按 1:1 比例溶解後配成 0.5% 的溶液,用噴壺噴灑,之後沖洗噴壺,再用常溫水噴灑 2次,防止肥料燒傷葉芽。煉苗時 ,早春育苗日間溫度控制在15~20℃,夜間溫度控制在5~10℃。

1.4.4 茄子育苗期注意事項

第一,在茄子 1~2 葉期經常發生猝倒,在出苗後管理及移苗時應予重視。第二,茄子易産生萎根,應采取措施預防。第三,茄子秧苗生長要求較高溫度,尤其是土溫,應采取保溫措施。第四,茄子在育苗期間還容易發生灰黴病、菌核病、蚜蟲、薊馬等,應及時防治。

2 移栽技術

2.1 移栽前準備

前茬作物清理離田後,深度旋耕、曬垡,每公頃施肥 600 kg,噴灑除草劑、殺菌劑進行土壤封閉處理,壟面寬度 60 cm,壟距 60 cm。鋼構大棚搭建時,大棚鋼管使用較為普遍,可以循環多年使用,竹子逐漸被取代,提高了大棚安全性能。塑料薄膜選擇進口大棚蔬菜溫室透明 PO無滴膜,透光性好、保溫性強,抗張力,建議 1 年更換 1 次。沿着壟面平鋪 1 層地膜,滴灌放置在地膜下面。

2.2 移栽時間

茄子在育苗杯生長至六~七葉期即可移栽,選擇光照充足的天氣移栽,利于壯苗,提高成活率。移栽後注意将棚内溫度保持在 25℃以上,濕度為 70%,濕潤的環境利于茄子恢複正常生長。光照适宜,植株生長得更好。

3 灌溉

普遍采用滴灌方式進行灌溉,既節約水資 源又能減少化肥使用量,還能防止大水漫灌導緻茄子苗傾倒。

4 整枝摘葉、授粉

4.1 整枝摘葉

茄子種植後,為了促進茄子生長及盡早進入花期和結果期,可以适當進行枝葉整理。一 般情況下,當茄子生長到 30 cm 時,将茄子苗頂芽摘除,促進側枝生長。等到茄子植株成型時,要抑制植株生長,促進開花,将側枝頂芽摘除。為了保持植株通透性,則需将生長過密的枝葉摘除,避免光照和通風不良。

4.2 采用化學激素人工授粉

溫度對茄子授粉影響非常大,為了提高茄子授粉成功率,需合理進行溫度管理。在大棚種植過程中,溫度過低或過高都會影響茄子授粉,容易出現落花落果及畸形果的現象,可以适當噴灑防止落花落果的激素,例如防落素。當成熟茄子面積達到 50% 時,就可以采摘上市。采摘時需使用專用的鉗子或大剪刀,還需佩戴手套,以免紮傷。

5 主要病蟲害防治

茄子常見蟲害有薊馬、紅蜘蛛、蚜蟲、螨蟲、蝸牛、蛞蝓。使用苦參堿防治薊馬、蚜蟲及紅蜘蛛;使用四聚乙醛防治蝸牛、蛞蝓,拌細沙向地面均勻撒施,避水,遇水會失效;使用阿維菌素防治螨蟲。

茄子常見病害有褐紋病、青枯病、灰黴病、根腐病等。褐紋病通常在幼苗期發病,莖基部出現梭形褐色凹陷病斑,表面有黑色小粒點,條件适宜時,病斑迅速擴展,導緻幼苗猝倒、立枯。從下部葉片開始發病,葉上産生灰白色水浸狀圓形病斑,漸變褐色,表面輪生許多黑色小點,後期病斑擴大連片,使得葉片幹裂、穿孔、脫落、果實發病,造成爛果,使用 75% 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 代森錳鋅可濕粉劑防治。

灰黴病發生于成株期,花、葉片、莖及果實均可受害。在幼果頂部及其附近産生水漬狀褐色病斑,擴大後呈暗褐色,凹陷腐爛,表面産生不規則輪紋狀、較厚的灰色黴層,失去食用價值。灰黴病菌喜低溫高濕,持續的較高空氣濕度利于茄子發生灰黴病,如遇連陰雨天氣,氣溫偏低,溫室大棚防風不及時,灰黴病便容易流行。多施腐熟有機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摘除病葉;降低大棚濕度。選用 10% 速克靈煙劑與 5%百菌清粉塵劑防治,于傍晚施藥,使用後悶棚,第 2 天通風。煙劑和粉劑可以交替使用,間隔 1周,提高藥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