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曆史,無人不曉開國第一皇帝秦始王。他是曆史上建立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度,規範文字貨币和計量單位的第一位皇帝,同時也是野心蓬勃,殘酷,暴虐,冷血的代名詞。
就是這位讓人愛恨交織,飽受世人争議的一代霸王,建造出了至今震驚世界的建築奇迹,他修築的萬裡長城空前絕後,他修建了近40年的皇陵下的兵馬俑氣勢恢宏,不僅給世人帶來巨大的震撼,且留下一個個神奇的傳說。
衆口猜測,兵馬俑是活人燒制?1974年,陝西西安,一個偶然的機會,兵馬俑這支沉睡在地下2000年的軍隊被喚醒,站到了世人眼前。
這個被開掘的墓葬占地14260平方米,數量多達8000個,經過勘測這個墓葬距離秦皇陵3000千米,而且秦皇陵周邊還被勘測出有無數陪葬群,而這不過是56平方千米秦始皇陵裡冰山的一角。
從皇陵中出土的陶俑陣勢浩大,擺陣講究,整齊列隊,規格逼真,不僅有兵俑,還有車俑、馬俑。
兵俑,按照職能不同的分類還包含站立的步兵,騎馬的騎兵,射擊手,空手搏鬥的武士……種類之齊全,規模之宏大,一時間讓人目瞪口呆,也成為了參考當代軍事力量的重要參考。
也許因為太過于不可思議,一些關于兵馬俑的說辭便不知不覺在世人的疑惑和猜想中散布開來。其中,流傳最廣的,當屬兵馬俑是活人澆築而成這個說法。
傳言如虎,考據從何而來?早在殷商時期,就有活人殉葬,或者說,那是那個奴隸時代的一種殡葬制度,盡管中途有在不同的曆史時期被叫停過,然而這個制度直到清朝時候才被徹底廢除。
殷商古墓
古人認為自己死後靈魂會在地下繼續生活,于是會在自己的墓葬裡準備好和生前一樣的用物,大到金銀财寶,小到日常用物,方便他們在地下世界繼續享受。
奴隸社會,人命如草芥,因為那不過是主人财富的一部分而已。那時候,官宦貴族的死亡必将帶來一大批人的災難,他們會帶着自己的奴仆,愛妾,奴隸一并下葬。
追求長生不老的秦始皇留戀自己打造的這個王國,對待自己的陵寝,又怎麼會破例。
《史記·秦始皇本紀》裡有記載,秦始皇下葬,秦二世下令無後的後宮一并賜死陪葬。《史記·秦始皇本紀》提到,修建陵墓的工匠在秦始皇下葬後,為了避免秦皇陵的有關秘密被洩露,所有能工巧匠甚至隻是簡單參與過修建的人一律被封在皇陵裡一并陪葬。
可見當時的真人殉葬未能免俗,而且數量衆多。如果說兵馬俑是秦始皇地下王國的軍隊,這樣重要的國家機器,會猜測用真人澆築也就不奇怪了。
兵馬俑我們并不陌生,從學生時代,曆史課本大大小小的圖片都可看見。現在的網絡圖片也有大量圖片方便查看。
大家都知道兵馬俑幾乎是按照實際一比一的還原,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每個兵馬俑的動作,姿态,服裝,發飾會有所不同,但是再細看下去,每一個的臉型,眼神,五官也都不盡相同。
最惟妙惟肖的是他們的表情都完全不一樣,或慷慨激昂,或冷靜沉着,或怒發沖冠,或和藹可親……
似乎這些冷冰冰的陶俑真的有人的喜怒哀樂一般,如果不是清一色的死灰色,遠遠看去就像一個個鮮活有生命的人出現在眼前,随時會邁開腳下的步伐向你走來。
兵馬俑的發掘疑點衆多,很多無法解釋的現象在口口相傳中難免産生變成一些猜測,串聯成光怪陸離的傳說。
其中,就有項羽火燒兵馬俑的說法。話說項羽曾經打破一個兵馬俑,發現裡面竟然有白骨,此時項羽便懷疑兵馬俑是真人鑄造而且,并且帶有神秘力量,又害怕兵馬俑複活危及自身,于是縱火試圖将其燒毀。
而根據考古資料證實,兵馬俑裡确實有部分兵馬俑被火燒的痕迹,但是其中的原因卻無從考證,但是專家也曾經有所猜測這是項羽所為,這就反過來證明了兵馬俑裡面有真人的說法。真真假假的交叉推測中,這就被串聯成一個完整的故事被流傳下來。
隻能說當代的能工巧匠技法高超,以假亂真之術已通精髓,賦予兵馬俑靈魂,直擊世人心靈,這也怪不得,還有兵馬俑兵團複活等更為離奇的傳言在民間散播。
裂開的兵馬俑,謠言不攻自破正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當年,就在所有人一邊挖掘一邊沉迷在兵馬俑是活人鑄造的猜測中時,一尊裂開的兵馬俑出現在人們眼前,擊穿了謠言,道出了真相。
如果按照傳言,那麼活人鑄造的兵馬俑内部則肯定不會隻是簡單的陶土,然而裂開的兵馬俑内部除了此再無其它,随着挖掘的深入,部分破損的兵馬俑也随之出現,從很多曆史資料和圖片來看,兵馬俑的内部結構結構是中空,并無異常,從那時開始,謠言不攻自破。
其實,我們也可以從一些細節裡推斷出這個說法并不可信。如果兵馬俑是真人鑄造,那麼所有兵馬俑的表情肯定會非常痛苦,這樣的人俑如何展現軍隊威儀。
再反過來想,按照當時的生産力,多為純手工生産,加上為求還原軍隊逼真原貌,很多東西無法按照固定模闆生産,隻能精工雕刻,基于以上,每個陶俑自然會有所不同。
而在兵馬俑上還有發現過一些名字,如果這些是真人或者身上的名字是他們的,那麼按理說,8000個兵馬俑身上肯定會有8000個名字,然而真正能夠找到的姓名,不過80個左右,如果這80個名字是制造的工匠的,那就說的通了。
最後,從埋葬的兵馬俑數量上,如果陪葬需要真實的士兵,那按照當時秦國的兵力必定會有非常大的影響,如果連修造陵墓的工匠加入陪葬隊伍這樣的細節都有文獻可查,那麼數量如此龐大的軍隊殉葬不可能在史書上毫無記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