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多最是,東西流水,終解兩相逢。在漢末這種戰亂不止的亂世中,有着為數衆多的人背井離鄉,有些人屬于主動離開躲避戰亂,有些人是無奈被裹挾着離開故土。本篇來聊聊射援,字文雄。
射援是司隸扶風人,案《三輔決錄注》,射援的先祖本來應該姓“謝”,來自北地謝氏,但是被改姓為“射”了。射援有個兄長射堅,他們兄弟兩人都是年少成名,射堅被三公府征辟為黃門侍郎,而射援得到了當時擔任太尉的皇甫嵩賞識,皇甫嵩就把女兒嫁給了射援。“太尉”也是三公之一,所以射堅可能也是被皇甫嵩征辟的。
古時候向來講究門當戶對,皇甫嵩在初平元年(190年)曾屯兵于扶風郡,他應該就是在此時結識射援的。結合射堅在漢獻帝上位初期帶着射援入蜀,原因是“三輔饑亂”,這正是董卓、李傕、郭汜在三輔地區作亂帶來的。
而且皇甫嵩在興平二年(195年)就病逝了,在朝中缺少依靠的射援兄弟也就離開了這多事之地,其中射堅還是辭官跑路的。其實射援兄弟之所以選擇避難蜀地,可能不光是因為蜀地偏遠,因為在初平四年(193年)劉焉之子劉範、劉誕等人謀劃誅殺李傕事洩,結局是劉範、劉誕被誅。
射援、射堅是有機會結識劉範兄弟的,以此能跟蜀地劉璋搭上線,而且射堅到了益州就被益州牧劉璋任用為長史了,劉璋被朝廷封為“振威将軍”,射堅擔任的也應該是振威将軍府上的長史,“長史”一職也是較為關鍵的職位。
“獻帝之初,三輔饑亂,堅去官,與弟援南入蜀依劉璋,璋以堅為長史”——《三國志·先主傳》注引《三輔決錄注》
像射援、射堅這樣從三輔地區或者南陽郡流入益州的人多達數萬家,他們被統稱為“東州人”,被征募為士卒時就被稱為“東州兵”。等到劉備入蜀,射堅依然受到重用,他曆任廣漢、蜀郡太守,其實前任廣漢太守張存是因為貶低龐統才被劉備免官的。
“先是,南陽、三輔人流入益州數萬家,收以為兵,名曰東州兵”——《三國志·劉璋傳》注引《英雄記》
“廣漢太守南陽張存曰:‘統雖可惜,違大雅之體。’”——《華陽國志》
射援在劉備陣營中同樣舉足輕重,群臣勸劉備進位漢中王時,射援的名字排在第四位,僅僅在馬超、許靖、龐羲之後,甚至還在諸葛亮之前。此時射援擔任的是“議曹從事中郎”、“軍議中郎将”,其中“議曹從事中郎”是劉備左将軍府的掾吏之一。
“援亦少有名行,太尉皇甫嵩賢其才而以女妻之,丞相諸葛亮以援為祭酒,遷從事中郎,卒官”——《三國志·先主傳》注引《三輔決錄注》
後來諸葛亮擔任丞相後,征辟射援為祭酒、從事中郎,這個時候射援已經不再是左将軍府掾吏,而是丞相府的掾吏了,從劉備的屬官變成了諸葛亮的屬官,倒不是兜兜轉轉又回到了原地。
劉備臨終時還提到了一位“射君”,這指的應該還是射援,他為劉備轉述了諸葛亮對于劉禅的評價,作為丞相府掾吏射援顯然能做到這一點。此後也就沒有了關于射援的記載,甚至《季漢輔臣贊》中也沒有提到他。
“射君到,說丞相歎卿智量,甚大增脩,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複何憂”——《三國志·先主傳》注解
提到了諸多可能,也隻是可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