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傳說 傳說,釋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行走名山大川尋求人生真谛。一日,他行至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因長途跋涉過度勞累,加上長時間未進食,體力不支昏倒了。此時,一位放羊的少女恰好經過,看到躺在地上的釋迦牟尼,将自己身上攜帶的幹糧煮成粥,喂他進食,釋迦牟尼因此得救了。後來,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靜坐感悟,得道成佛。這天恰好是臘月初八。佛教傳入中國後,為祭祀釋迦牟尼成佛,全國各地的寺廟都在這天煮粥救濟窮人,許多名人富商紛紛效仿,因此漸漸成為各地的習俗。
紀念抗金名将嶽飛 還有一種說法,臘八節是出于對抗金名将的懷念,漸漸成為風俗。民間傳說,當年嶽飛率領嶽家軍在朱仙鎮抗金。當時正是寒冬臘月,嶽家軍糧草不濟,附近的百姓争相接濟。各家各戶主動拿出家裡的糧食,糧食不足的拿出雜糧豆果,熬成粥送去給嶽家軍做軍糧。嶽家軍吃了這頓“百家粥”,為報答百姓之恩,更加士氣高漲。在臘月初八這天,大敗金軍。嶽飛死後,每到臘月初八,百姓都以雜糧煮粥,以紀念這位名族英雄。
朱元璋的故事 元末明初,朱元璋落難被關在監牢。寒冬臘月,饑寒交迫的朱元璋竟然發現一個老鼠洞,洞裡刨出大米、紅豆等五谷雜糧。朱元璋将這些雜糧熬成粥,飽餐一頓,免于餓死牢中。後來,朱元璋率起義軍平定天下,成為高高在上的皇帝。然而他居安思危,時常懷念以前落魄的日子。一日,他想起牢獄中的這天,心血來潮将每年這天設為臘八節,将那天吃的雜糧粥成為“臘八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