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羅丹人生經曆

羅丹人生經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4 19:24:34

那個時代的人稱他為藝術怪獸

人類的欲望 掙紮與痛苦

在他的作品中被放大

表現了人類激情的形式

他将雕塑藝術推向了現代社會

他的一生交織着醜聞與榮耀

他是偉大的藝術家

他也是《偉大的思想者——羅丹》

羅丹人生經曆(思想者羅丹)1

巴黎的羅丹博物館,是藝術愛好者們的朝聖之地。很多人都以為這座博物館是由羅丹的故居改建的,其實這是個誤會,羅丹故居也是博物館的一部分,但它的位置并不在這裡,而是在巴黎郊區一個叫默東的小鎮。

羅丹人生經曆(思想者羅丹)2

十月一個清冷的早晨,我們趨車半個小時來到默東。進入故居庭院的正門,其實在這兩排看起來很有氣勢的栗子樹的那一邊,但為了不破壞落葉的景緻,管理員帶我們從側門進入。隔着灌木籬笆的這座紅磚巨石、屋頂高聳的路易十三式鄉間别墅,就是羅丹的故居,他生前的大部分時間都工作和生活在這裡。

2017年是羅丹逝世100周年,羅丹故居中的陳設基本還保持着一百多年前的樣子,與羅丹的盛名相比,他的故居陳設顯得太過樸素。餐桌上,雕塑與餐具随意地擺在一起,據說羅丹喜歡把自己的作品放在餐桌上,一邊吃飯,一邊欣賞。

羅丹人生經曆(思想者羅丹)3

老照片拉近了曆史與現實的距離,終于讓我們有了實實在在的感覺,羅丹曾經在這樣一個空間中存在過。

羅丹人生經曆(思想者羅丹)4

羅丹人生經曆(思想者羅丹)5

王魯湘:羅丹這個大客廳改造成一個工作室以後,空間還是不夠,他又把外面這樣一個大陽台改造成了一個陽光房,在這個地方陽光明媚,他可以在這個地方工作,你看這裡還有兩個羅丹當年用過的做雕塑的小台子,他在這個上頭可以一邊看着他的美麗的花園,一邊在這個地方做着他的小稿。

羅丹人生經曆(思想者羅丹)6

羅丹是最早被介紹到中國的西方現代藝術家,那是在一個世紀前,在五四運動後的1920年,《新青年》上刊登了羅丹的四幅作品:《羅丹自畫像》、《青銅時代》、《思想者》和《吻》,并且有專門的文章介紹了羅丹作品的反傳統精神。在之後的大半個世紀裡,一直有先進知識分子不斷地将羅丹的作品和他的藝術價值介紹到中國,其中包括美學大家宗白華和文豪魯迅。魯迅曾經遺憾地說過,“羅丹的雕刻,雖曾震動了一時,但在中國卻并不發生什麼關系地過去了。”

羅丹人生經曆(思想者羅丹)7

曆史後來的進程,或許可以告慰魯迅先生的遺憾。1993年,《法國羅丹藝術大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包括《思想者》、《地獄之門》在内的113件原作來華展出,在一個月的展出時間裡,觀衆超過十萬人,在那個年代,可以說是盛況空前。

羅丹人生經曆(思想者羅丹)8

王魯湘:就我的理解,就是世紀之交的羅丹,之所以在中國産生這麼大的影響,超過了其他很多,其實也非常有名的雕塑家,可能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正好中國處在一個社會和曆史的轉型的時候,我們很多的人,就把羅丹理解成為了一個人文主義者,一個啟蒙主義者。

卡特琳·舍維約:确實中國正在經曆着非常大的變化 ,我們能夠很明顯感覺到,中國和西方都在渴望着文化的交流,特别是在西方,我們一直對中國充滿着好奇、幻想,特别是法國人。羅丹很适合中國人重新發現自己的文化,因為羅丹這個藝術家會不斷使用很有流動感、不斷變化的藝術表達形式,這是羅丹審美觀的一個特征。所以我認為這是為什麼羅丹的藝術呼應了當代中國文化狀态的原因。

羅丹人生經曆(思想者羅丹)9

故居工作室的窗外正對着羅丹的墓地,1917年羅丹和夫人羅絲被合葬在這座《思想者》雕塑的下面。在這段珍貴的曆史影像中,可以看到當年的葬禮非常隆重。《思想者》身後,是故居的陳列館,擺放的大都是羅丹作品的石膏原作。在這裡可以看到羅丹那些著名作品的不同版本,因為羅丹在創作的不同時期,從小稿到正稿都有着不同的變化。行走其間,好像行走在羅丹雕塑的樹林中,不知不覺就産生了一種親近。

羅丹人生經曆(思想者羅丹)10

巴爾紮克是羅丹推崇的偶像,1891年,羅丹受法國作家協會委托,創作文豪巴爾紮克的紀念肖像。他花了數年時間,通讀巴爾紮克的著作,走訪故居,做了數不清的石膏初稿,最後選擇了“披着睡袍仰頭思考”的形象,來表現巴爾紮克習慣夜間寫作的精神世界。

王魯湘:我們很多中國人甚至認為很可能羅丹這件作品,他的這樣一種簡約的,甚至是有點這個抽象的這種創作手法,是不是和我們中國水墨大寫意中間有一種聯系,那麼羅丹有沒有受過東方藝術,特别是像中國藝術的影響?

卡特琳·舍維約:羅丹是一個充滿好奇心的人,他收藏了很多古文明的文物,共有6500件文物在我們的保管下,這是個很大的數量,在這些文物裡有一小組來自中國的文物,其中包括一個小型陶瓷雕塑,我們可以想象這個文物可能成為《巴爾紮克》雕塑的一個靈感來源之一,也有其他的靈感來源也影響了他,比如《高更》的雕塑,羅丹的思維裡沒有先入為主的想法,他到處尋找表現力,包括在一些跟他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裡,他完全有可能從歐洲以外的文化背景中尋找靈感,這符合他的性格。

羅丹人生經曆(思想者羅丹)11

羅丹最為人熟知的幾件著名作品在問世最初,都無一例外地遭到非議,完成後的《巴爾紮克》也是如此。一些人認為作品太粗陋草率,雕像如同一個裹着麻袋片的老漢。法國文學協會在輿論嘩然之下,拒絕接受這個紀念像。在受到公衆的嘲笑與譏諷的同時,羅丹發表公開信為自己辯護:“《巴爾紮克》這個大膽進行探索的作品,是我一生的頂峰,是我以全部生命奮鬥的結果,是我美學原理的集中體現。”

羅丹人生經曆(思想者羅丹)12

王魯湘:羅丹一定是一個性格非常激烈的人。也就是說我們其實西方的雕塑從古希臘到羅馬開始,強調的是一種靜穆的美,一種古典的靜态的美。但是到了這個米開朗基羅開始,開始有一種動态的美,到了羅丹這裡,把這一種人體的動态的流動性的這樣一種美,其實提高到了一個很有力量的一種程度。那麼對于羅丹這個人來說,他是不是更信奉power,信奉這種力量的表達。

卡特琳·舍維約:您說的對,米開朗基羅是他的一個榜樣,其實羅丹有兩個榜樣,一個是推動了他創作生涯的米開朗基羅,羅丹去了意大利,他發現了米開朗基羅,他非常推崇,米開朗基羅确實決定了羅丹後來大部分創作的方向,第二個榜樣是古希臘文明,他也同樣推崇,但他指的不是這些古文明的全部,而是特别指那些碎片型雕塑,這些考古發現的雕塑,是不完整的,羅丹感覺一個不完整的雕塑比一個完整的雕塑更有表現力,所以您說的對,是這種對表現力量的不斷追求,在引導羅丹的創作。比如他當年習慣夜間舉着蠟燭帶領人們參觀他的工作室,用蠟燭照亮每一個大理石雕塑,以便突出每一處紋理,裂縫,由此展現雕塑作品最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這種對最強表現力的追求,解釋了為什麼腳趾頭,面部表情這些部位充滿緊繃感和扭曲。

羅丹人生經曆(思想者羅丹)13

羅丹曾經這樣說過:“通常在自然中被稱為醜陋的事物,在藝術中卻能變成純粹的美。”後來這被稱為現實主義審美,這一觀點對東西方近現代藝術的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但在一百多年前,在羅丹身處的時代,他這樣的藝術追求,對于19世紀後半期歐洲中上層市民階級而言,太過超前。在那個時代,雕塑這種直觀的藝術形式裡,還不允許有“審醜”的事情發生。因此天才羅丹,在有生之年注定要活在毀譽參半之中。

更多精彩,請收看《偉大的思想者——羅丹》。

羅丹人生經曆(思想者羅丹)14

編輯:王竹、撕紙小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