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後胃減負的正确方法?來源:溫州新聞網溫州網訊 春節期間,很多人開啟大吃大喝模式:大魚大肉、甜食堅果、推杯換盞,嘴巴爽了,腸胃遭罪于是,胃脹、胃疼、反酸、腹瀉等症狀接踵而來如何保 “胃”健康?本期邀請溫州市中心醫院消化内科主任醫師、胃腸動力診療中心主任金捷,送你這份護胃錦囊,趕緊收好,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春節後胃減負的正确方法?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來源:溫州新聞網
溫州網訊 春節期間,很多人開啟大吃大喝模式:大魚大肉、甜食堅果、推杯換盞,嘴巴爽了,腸胃遭罪。于是,胃脹、胃疼、反酸、腹瀉等症狀接踵而來。如何保 “胃”健康?本期邀請溫州市中心醫院消化内科主任醫師、胃腸動力診療中心主任金捷,送你這份護胃錦囊,趕緊收好!
宴席錦囊:吃得慢,每口食物細嚼慢咽
年夜飯、新年酒,面對豐盛的佳肴,很多人不知不覺中将胃撐得難受。為了防止吃得太飽,金捷主任教大家一個小方法,就是進食要慢,細嚼慢咽,建議吃七分飽。每口食物都要反複咀嚼,建議每口嚼20下,這樣不僅有助于消化吸收,給腸胃減輕負擔,而且還可以刺激大腦及時接收到“吃飽”的信号,避免吃得過多。同時,在宴席中,大家應少吃生冷的食物,還有糯米、糕點等甜膩難消化的食物。魚膠是宴席常見的滋補品,但其質地比較黏膩,若過多食用會增加腸胃負擔,出現消化不良,所以大家也要盡量少吃。
飲酒錦囊:先給胃 “墊個底”
過年聚餐,把酒言歡。金捷主任提醒,為了不傷胃,大家在喝酒前要給胃“墊個底兒”,可以适當喝杯牛奶或酸奶,保護胃黏膜。飲酒量一定要适中,适宜的量是:白酒以50克(一兩)之内為宜;葡萄酒以50~100毫升為宜;黃酒以200毫升~250毫升為宜;啤酒控制在500毫升以内。喝完酒後,人們解酒最簡單的方法是多喝純果汁或者直接吃水果。對于“老胃病”患者,還有正在服用抗生素類藥物者,不宜飲酒。
防便秘錦囊:多喝水、常揉腹
春節期間,因疫情大家還是以宅家為主,活動量減少,而高脂肪、高能量飲食增多,纖維攝入相對減少,很多人容易出現便秘。金捷主任表示,不要小看便秘,對于有冠心病、高血壓等基礎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來說,便秘會增加腦卒中、心肌梗塞的風險。因此,過節期間,為保持腸道排便通暢,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多吃粗纖維的食物,比如芹菜、韮菜、玉米,以及核桃、芝麻等潤腸通便的食物。每天建議攝入25~30克纖維素。
多喝水,每天要喝1.5~2升水。
常揉腹,在飯後2小時,兩手掌疊放于上腹部,順時針環形摩揉15~30分鐘,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減少積食。
保持每日鍛煉,尤其是飯後不能馬上坐着或躺着,可以散步或做體操。
堅持規律排便,每日定時排大便,即便無便意,也要蹲廁所3~5分鐘,最好是在晨起或早餐後1小時。
消食錦囊:來碗小米粥
春節聚餐,大家難免吃得比較油膩,所以除了聚餐外,正餐還是盡量以清淡為主,讓胃腸休息一下。早餐可以來一碗小米粥,起到健胃消食的作用。
金捷主任稱,很多年輕人過節期間,經常熬夜娛樂,飲食不定時也不定量,胃腸處于亞健康狀态,長時間不吃東西,聚餐時又胡吃海喝,一時過餓一時過飽,腸胃扛不住會鬧情緒,同時膽囊、胰腺也容易出問題。因此,這類人群一定要規律飲食,也可以常食小米粥養養胃。同時提醒大家,晚上10點之後不吃夜宵,少熬夜,早入睡,良好睡眠是修複胃的一劑天然良藥。
就醫錦囊:這些情況别硬扛
專家提醒,春節期間,由于飲食原因,個别人出現腸胃不适、惡心嘔吐、腹瀉等,不可拖延、硬扛。比如大量飲酒後,出現惡心嘔吐、嘔吐出血的,甚至頭痛意識不清的,應立刻去急診。還有吃壞肚子、急性腸胃炎的,出現腹瀉,大便有粘液,嚴重水樣大便等,伴有發燒、口渴、少尿等,都要及時就醫。
據悉,市中心醫院雙嶼院區新增消化内科門診,并于正月初七正式開診,均安排專家坐診,方便鹿城西片區以及永嘉瓯北的患者就醫。
本文來自【溫州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