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節省養蝦成本,需要同時采取多種措施,其中飼料成本占每造對蝦養殖投資的大部分。今天,筆者分享3種解決方案,可以幫助養殖戶節省養蝦的成本。
對蝦産業的固有弱點,也是最大的弱點,就是目前的蝦生産的成本太高。
一、利用蝦的補償性生長
補償性生長被定義為一種生理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動物經過一段有限的生長發育期後,就會出現一段快速生長的時期。這因物種、生長階段、環境條件、變化程度、限制持續時間,以及當養殖條件改善或恢複理想條件時,生物體的反應而異。
已經對包括南美白對蝦在内的許多水生物種進行了補償性生長研究,并在各種條件下進行了測試,包括:限食、缺氧、高密度和高溫,以及接有毒化合物……,對于限食,可以減少生長期間的攝食量,以降低飼料成本,并改善水質。在這種情況下,南美白對蝦表現出完全的補償性生長,該方法在生物絮團養殖技術中非常有效。
自動投喂機比傳統的喂蝦方式效率更高。
少喂一點,意味着隻提供大約70%-80%的營養需求,比滿足100%的營養需求要好。而且,從養殖的第2個月開始使用自動投喂機,有助于蝦更有效利用飼料,自動投喂機可以通過定時器和傳感器多次潑灑飼料,讓池塘裡所有的蝦,都得到充足的飼料。
如果隻采用傳統方式人工喂蝦,一天投喂的次數有限,小蝦或者弱蝦幾乎沒有機會争奪食物,這樣這些蝦就無法快速生長或者弱蝦變得更弱。更重要的是,如果大量的飼料未被蝦利用,那麼會滞留在池塘底部,造成水體的污染。
二、蛋白質,并非越高越好!
許多研究文獻表明,南美白對蝦對蛋白質的需求不超過38%。在養殖過程當中,蝦農往往會根據養殖時間、蝦齡、體重、養殖密度,來增加飼料的蛋白質……但在現實中,環境因素、天氣因素、流行病,...頻繁的波動,加上蝦苗的質量,直接影響到蝦的營養需求。
根據蝦的密度、重量和年齡,使用正确的蛋白質含量、顆粒大小的飼料。
因此,有必要制定合理的投喂計劃,在養殖過程當中更換蛋白質含量與蝦相适應的飼料。一般來說,養殖前兩個月可以使用蛋白質含量不超過40%的白對蝦飼料,到養殖的第3個月,可以改用低蛋白質的飼料,來減少養殖成本,提高養殖效益。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低蛋白飼料中添加了氨基酸,有助于節省購買飼料的投資成本,減少對環境的氮排放(N2) ,減少污染源,增加利潤。
三、主動調整投喂飼料的頻率和數量
在養蝦過程中,需要實時的調整飼料的投喂量,比如:蝦蛻殼時、環境惡劣時、有毒氣體高時、天氣突變時、蝦生病時、養殖戶使用藥物和化學品防治蝦病、蝦處在不同的養殖階段時,甚至每天上午、中午、下午之間都會影響到對蝦的食欲。因此,養殖戶都需要根據實際的情況,相應地調整飼料的投喂量。如果我們一直維持固定的飼料投喂量,蝦就不會攝食全部的飼料,并造成養殖水體環境的污染。
蝦池完全配備了水面增氧系統,底部增氧系統,有助于改善池塘環境。
高蛋白飼料,投資成本高,加上材料、設備、藥品、化學品的增加,養殖投資成本會很高,而且現在商品蝦的價格并沒有上漲,這樣的投入成本,養殖戶很難得到想要的利潤。
此外,選擇優質蝦苗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選擇一個好的品種,具有抗性強,能夠克服環境困難和疾病的蝦苗,将間接幫助蝦農減少養殖過程可能出現的損失,最大限度地降低環境治理成本。
另外,建議養殖戶在調整養殖密度時,考慮池塘條件、養殖技術、養殖模式......等綜合因素。
通過上述解決方案,節省養殖白對蝦的成本,增加銷售利潤。另一方面,在環境方面,有助于減輕有毒氣體、有毒藻類、流行疾病和污染的壓力,幫助蝦健康的生長,充分利用飼料,代謝、吸收良好,生長迅速,大小均勻,提高養蝦的成活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