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由地核、地幔、地殼組成的。地幔的厚度達2900千米,是由矽鎂物質組成。因為地幔溫度很高,壓力大,像沸騰的鋼水,不斷翻滾,産生對流,形成強大的動能。大陸則被動地在地幔對流體上移動。在繼之而來的地幔湧升力的驅動下,洋殼被撕裂,裂縫中又湧出新的岩漿來,冷凝、固結、再為湧升流動所推動。這樣反複不停地運動,新洋殼不斷産生,把老洋殼向兩側推移出去,這就是海底擴張闆。
塊構造學說認為岩石圈的構造單元是闆塊,闆塊的邊界是洋中脊、轉換斷層、俯沖帶和地縫合線。由于地幔的對流,闆塊在洋中脊分離、擴大,在俯沖帶和地縫合線處下沖、消失。在闆塊内部,地殼相對比較穩定,而闆塊與闆塊交界處,則是地殼比較活動的地帶,這裡火山、地震活動以及斷裂、擠壓褶皺、岩漿上升、地殼俯沖等頻繁發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