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友@烏雲飛行員 家裡牆面上的固定方式五花八門。從最輕的單頁海報、照片、明信片,到手工繩編、裝飾畫、鏡子,不同尺寸和重量的物品,結合穩固性還有便捷、美觀等考慮,這份上牆方法大全,馬住不虧~
Part 1.
藍丁膠類似橡皮泥的一種壓敏型膠粘材料,在玻璃、瓷磚、乳膠漆、木頭、不鏽鋼等多種材質表面都可以使用(但要求幹燥、不掉粉)。
▲ Amigo的日曆卡片都是用藍丁膠粘在牆上的。
使用前隻需取豌豆粒大小的藍丁膠在手中搓揉拉扯直到變軟,然後捏成小球貼在物品上,再摁到牆上即可。
要移除的時候也隻需要在牆上反複搓,就能搓下來。
▲ 特點:可以反複使用,替代圖釘不留釘眼,牆面不留殘膠。
Part 2.
和紙膠帶用和紙制作而成的膠帶,可手撕,黏性不強,是手帳愛好者的必備物品。
被發明出了各種用途:裝飾手帳、制作邊框、塗裝遮護、零件包紮、粘貼海報照片(我家還貼了個牆面腰線)。買到質量過關的和紙膠帶,甚至能在使用後從海報裝飾畫等印刷品上在不破壞紙品的情況下撕下來。
▲ 特點:樣式和色彩選擇豐富,能修飾畫面和牆面。易撕易粘,可反複使用。
Part 3.
無痕釘由細鋼釘和塑料挂鈎組成,名字是無痕,其實還是會在牆面上留下針眼大小的孔洞,隻不過比起傳統的釘子它已經算很隐形了。有各種挂鈎款式,承重力也有區别。一些帶挂繩的牆飾就比較适合使用它。不建議在牆底很硬的(混凝土、瓷磚)上使用,一是不太打的進去,二是容易裂。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無痕釘需要耐心,用小錘子輕輕慢慢的敲,否則容易錘壞外面的塑料部分,或者斷釘,再拔出來時就很費力且容易破壞牆體了。可以在打無痕釘時在牆上貼一張和紙膠帶,穩定釘眼附近的牆皮。打好釘子了撕下和紙膠帶即可。
▲ 特點:便宜,中等稱重力,适用大部分家庭小牆飾,牆面損傷小,在白牆上較為隐形。
Part 4.
魔力扣這個一般特指3M公司出的高曼無痕魔力扣。我十分喜愛并大量使用的産品,可惜有點小貴,一般70*50的畫我會用4組大尺寸的魔力扣,(有大中小多種尺寸,可以組合使用)能承受多重尺寸的挂畫和牆飾。想對挂畫進行位置移動時,隻需要拉下牆面上那一半魔力扣(牆上拉下來的這半不能重複使用了),保留挂畫上一半再重新配好另一半,就可以了。
▲ 思路拓展:各種遙控器底部粘一條,平時就可以統一整齊收納在電器周圍的牆上;收納盒上牆。
特點:互扣蘑菇頭設計可随時拆扣,粘貼牢固,不露出産品本身,隐蔽性好,剪力原理,取下後不留膠印,不損傷牆面,适用多種牆面材質(要平整)。
Part 5.
免釘膠我使用到這種産品的情景,是在改造客廳時做了仿石膏線框上牆,當時的pvc邊框條全是使用的免釘膠粘貼的。粘性真的很好(跟産品品牌和型号有關,我使用的是百得強效型),而且在沒有完全凝固的情況下還能對物品進行位置輕移調整。
許多踢腳線、門框、玻璃片的鏡子上牆時、或者木頭和木頭的粘接時都會用到。一般需要2-3天才會完全固化,所以剛粘上東西時需要輔助固定,避免免釘膠未幹時出現物品掉落。
▲ 特點:粘接範圍廣,無需打洞,承重力強。
Part 6.
膨脹螺絲搭配各式釘帽最為傳統的方式了,當我懸挂重物(大畫、裝飾鏡)時的首選方式。
需要用鑽孔機在牆上打洞後放入膨脹螺絲,再擰入螺釘。好在現在又出現了各式各樣的釘帽,所以打完後露在外面也很好看。如果實在需要取走螺釘,留在牆上的洞也可以用石膏膩子填補上的。
教大家一個打洞技巧:在打洞的位置貼一個十字型的和紙膠帶保護牆皮,鑽頭直接在十字心上打,最後打出來的洞又圓又美,周圍的牆皮也不容易震落。打完洞小心揭掉膠帶即可。
▲ 特點:承重力超強,但位置固定,且會破壞牆面。
Part 7.
軌道挂畫器以前常用于展館的一種懸挂系統,其實就是用膨脹螺絲固定好一條軌道在牆頂,軌道裡可以插入多根鋼絲或尼龍挂繩,挂繩可左右移動、改變長短,繩的兩端分别時嵌入軌道的金屬配件(球頭、蛇頭、j頭)以及鍊接挂畫的鈎。挂鈎也很多: 水兵鈎、起重鈎、自抓鈎等等。
近年開始走入家庭,特别适合滿牆懸挂多幅裝飾畫、經常需要移動畫面位置的人使用。
我家有兩面牆做了軌道,産品網購的,建議經常更換懸挂物的人,多買一些挂繩和不同樣式的鈎子配件儲存着。
▲ 特點:可承包整面牆的懸挂任務、移動方便、外觀簡潔、承重力好。
▲ 按稱重力排序,上面的最輕,下面的最重。
來源:用戶 @烏雲飛行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