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萬慶濤 王鴻傑
漢字是曆史文化的載體,一個漢字有一個故事。今天和各位朋友來聊一聊胡字的奧秘。
胡字,是現代漢字通用規範常用一級字。胡字雖然最早的字形出現在戰國時期,但早在春秋時期的《左傳》等文獻中,胡字就以國名出現了。這說明,胡字早已出現,隻是現在還沒有發現有胡字的出土文物。
胡字的演變
戰國時期的胡字,有金文,有簡書,都是上下結構,上半部是古字,下半部是月(肉)字。直到秦統一六國創制篆書時,出于美觀的考慮改為左右結構,左半部是古字,右半部是月(肉)字。漢隸繼承了這個字形,現在楷書寫作胡。
胡字的本義,專指黃牛脖子下面的垂肉。《說文解字》等字書,也都認為胡字本義是黃牛脖子下的垂肉。
古代有多個方國叫胡。其中,有一個在今安徽省阜陽一帶。或許,這裡的胡國人最先馴養黃牛。直到現在,阜陽市阜南縣地城鎮飼養的黃牛還是特産,被稱為“地城黃牛”。
遠古時代,這裡的氏族部落以飼養黃牛為業,并且把牛臉的正面描繪下來,把牛耳朵和嘴巴寫作古,脖子下的垂肉寫作肉(月),這就是我們看到的戰國時期的胡字。後來,使用胡字的人已經搞不清楚胡字的本義,寫作左右結構的胡字。
胡字是這樣來的
牛脖子上的垂肉離喉嚨很近,于是胡字就借指喉嚨,有的方言就叫胡嚨。
喉嚨是一個狹窄的通道,人們又把胡字借指城鎮鄉村的居民小巷。如,胡同。曾經寫作衚衕,後簡化為胡同。
牛的喉嚨會發出咕噜咕噜的聲音,人是聽不懂的。不同民族的人說話的聲音也是相互聽不懂的,人們就把說着聽不懂話的那些人稱為胡人。古代把生活在華夏北方和西北方的所有民族統稱為胡人。如,五胡亂華。
胡人出土文物
從胡人那裡引進的動植物和物品就用胡命名,如,胡馬、胡蘿蔔、胡椒、胡服、胡床、胡琴、胡笳。
胡人遠離中土,引申為時間或地點的長遠。《儀禮·士冠禮》:“眉壽萬年,永受胡福(眉宇間顯示萬歲無疆,永遠享受無限福祉)。”
男人上下嘴唇都有毛,下嘴唇的毛一直長到下巴上,接近脖子,于是,人們又把胡字借指下嘴唇及下巴上的毛叫做胡,上嘴唇的毛叫須。此義曾經寫作鬍,後來簡化回胡。
胡子
胡人與華夏習慣不同,說話做事不按華夏的規矩來,讓人覺得任性、随便。如,胡來,胡為,胡說,胡作非為,胡吣[qìn](罵人的話)。
因為聽不懂,就要發出疑問,胡引申為疑問代詞。這樣胡字又演變為疑問詞:(1)什麼。《詩經·國風·邶風·日月》:胡能有定?甯不我顧(何時日子能正常?竟然不顧我心傷)。(2)怎麼。《詩經·國風·鄭風·風雨》:既見君子,雲胡不夷(終于看見君子歸,煩亂心緒怎不息)?(3)為什麼。《詩經·國風·魏風·伐檀》:胡取禾三百廛兮(為什麼三百捆禾往家搬啊)?
胡的衍生字都與胡字本義及其引申義有關。
1.鹕,一種下嘴殼與皮膚相連接形成大皮囊的鳥,又稱鹈鹕。
鹈鹕(網絡圖片)
2.猢,一種兩腮長有嗉囊的猴子,也就是狝猴,又稱猢狲。《西遊記》裡,孫悟空就被罵作猢狲。
猢狲(網絡圖片)
3.鰗,hú,河豚,是生活在熱帶的海魚,隻有少數幾種生活在淡水中。因其遭受威脅時,就會吞下水或空氣使身體膨脹成多刺的圓球,以防止天敵把它吃掉。身體膨脹後,看上去與某些動物的嗉囊相似,人們就把這種魚稱為鰗。
河豚(網絡圖片)
4.蝴,一種長有像胡子一樣的觸須的飛蟲,又稱蝴蝶。
蝴蝶(網絡圖片)
5.湖,從這邊看不到那邊的廣闊水域。從胡字的引申義遠的意思生成新字湖。
青海湖(網絡圖片)
6.葫,原指大蒜,由西漢張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時引進。當時用胡草命名,寫作葫。中國本來有蒜這種植物,葉子似蔥,蒜瓣較小。由于張骞帶回的這種植物與本土的小蒜相似,但蒜瓣比較大,民間就稱之為大蒜。
小蒜與大蒜
因為大蒜的蒜瓣連在一起,人們又把果實呈大小兩個球連在一起的植物叫做葫蘆,并泛指這類植物的果實。如,西葫蘆。
葫蘆(網絡圖片)
另外,人們還把将山楂等野果用竹簽串成串後蘸上麥芽糖稀,糖稀遇風迅速變硬之後的小吃稱為冰糖葫蘆,或糖葫蘆。
冰糖葫蘆(網絡圖片)
7.糊,水和面粉均勻混合,分不清楚水和面粉。煮熟的可寫作煳。
8.箶,古代一種盛放箭的竹筒。
9.醐,古代一種美酒。
醐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