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案例分享
#2022育兒季#
“我的女兒,我隻要她健康快樂就好!”
這是電影《你好,李煥英》中的經典台詞,它不僅反映了那個時代人們的教育觀念,也讓生活在當下的我們開始重新思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從孩子呱呱墜地那一刻開始,父母的一言一行就深深地影響着孩子,我們的習慣、脾氣、生活态度等等,都會被孩子直接模仿。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被越來越多的家長認可。
那麼問題來了,家庭教育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具體到每個家庭又該怎麼做呢?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對于家庭教育的解讀也是如此。在我們家,陪孩子一起成長是教育問題的主旋律,我将從三個方面分享我們家是如何與孩子共同成長的。
以身作則,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一定不陌生,孟子的母親為了給孩子營造有利于成長的生活環境,搬了三次家才選定了最終生活的地方,可見古人已經意識到環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之大。
如果家庭成員之間經常吵架賭氣,家裡總是被苦悶陰郁的氛圍籠罩,那麼孩子注定成長的不快樂。
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學着管理自己的情緒,遇到問題時商量着解決,這樣做不但可以為孩子營造一個和諧友愛、積極自由的生活環境,而且孩子也能從中學會正确解決矛盾的方法。
言傳身教是營造良好家庭環境的另一個好辦法。
在我們家,孩子寫作業時,我會坐在離他不遠的地方,拿本書和他一起學習,當孩子看到媽媽也在認真學習時,他也就更容易靜下心來投入到自己的作業中去,專注力提高了,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但是切記一定不要盯着孩子做作業,這會讓他養成被動學習的不良習慣。
家校共育,幫孩子鞏固學到的好習慣。
教育泰鬥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兩個教育者——學校和家庭,要一緻行動,要向孩子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緻的信念。”的确,做好家校共育,更有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我兒子今年上大班,和大多數同齡孩子一樣,他調皮搗蛋,有個性,有脾氣,偶爾也會闖禍,氣得我忍不住想要吼他,但是,他的自理能力和生活習慣還是很好的,這和幼兒園老師的引導密不可分。
記得他剛上幼兒園那會,不會自己穿鞋,吃飯要追着喂,偶爾還會尿褲子,但經過小班的學習和适應之後,這些問題都輕松地解決了。
到了中班,發生了一件小事讓我記憶猶新。
一天中午,他又把玩具亂七八糟擺了一地,我喊他出門,等了半天沒見動靜,返回來一看,哇,我兒子正一件一件把玩具放回箱子裡,這可是破天荒頭一次,等他收拾完,我問他怎麼想起來收玩具了,他說:“我們老師說了,用過的東西要放回原處。”
于是我趕緊抓住機會,把平時學到的育兒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我認真地對他說:“你今天的這個行為媽媽很高興,因為你學會了自律。”他也很高興,問我什麼是自律,我告訴他:“自律就是自己能管住自己,這是很多大人都沒有的能力,有了這個能力,你幹什麼事都能堅持下去。”
從此之後,兒子每次都會把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因為他認為自己是一個自律的人。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配合老師的教學,家校共育,才能更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成長。
循序漸進,科學合理地度過幼小銜接。
轉眼之間,兒子已經進入大班,幼小銜接成了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我身邊已經有很多家長給孩子報了幼小銜接的課程,可能他們認為隻要學習了相關課程,孩子上小學就不會有問題,但是我不認同這種做法。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同樣也沒有兩個相同的孩子。每個孩子的接受能力都不同,有的孩子搶跑可能會成功,但有的孩子可能會因此厭學,反而事與願違。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相信學校,循序漸進,科學合理地幫孩子度過幼小銜接的階段,我是從以下兩個方面對兒子進行幼小銜接的。
首先是習慣,這也是最重要的。
學習方面,老師會在幼兒園教導孩子遵守課堂紀律、認真聽講、舉手回答問題的習慣,在家裡,我提前給他準備了文具盒,裡面有橡皮鉛筆,會讓他練習寫自己的名字和簡單的數字,糾正他寫字時的坐姿,要求他寫完字自己收拾文具盒。
生活方面,老師會按照小學一節課的時常鍛煉孩子如廁的習慣,在家裡,我會培養他早睡早起、自主學習的習慣。
其次是閱讀。
從小班開始,學校會在寒暑假推薦适合孩子閱讀的繪本,也就是從那時起,每晚睡前我都會和兒子親子共讀,從簡單的《鼠小弟》系列到現在的繪本《西遊記》,書越來越厚,段落越來越長,兒子認識的漢字也越來越多。
這樣循序漸進、慢慢積累,既滿足了上小學所必需的漢字儲備,又學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和知識。
有了這兩根支柱,孩子在一年級就能夠應付日常的學習生活了,至于其他的知識,我相信課堂認真聽課,課後認真完成作業,孩子們都能掌握。
誰都不是天生就會做父母,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父母也是需要不斷學習的。
孩子的成長隻有一次,與他們一起成長,是責任,是幸福,更是一門學問。
希望家庭教育被越來越多的家庭重視,希望每位父母都能陪孩子一起成長,希望努力後的我們都能成為孩子的神助攻,而不是老管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