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共享單車暫時停車收費嗎

共享單車暫時停車收費嗎

汽車 更新时间:2024-06-27 02:18:29

“出地鐵站離單位還有段距離”“逛街太累不想走路”“在陌生的城市想要來場騎行”……進入這些場景,許多人腦海中都會浮現出解決問題的首選——共享單車。經過跌宕起伏的發展曆程,共享單車日益融入人們日常生活,成為打通“最後一公裡”的出行方式。但與此同時,一些用戶卻反映,“感覺共享單車沒有以前好用了”。共享單車真的越來越“難”騎了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事實上,随着行業競争的淘洗、技術水平的提升與政府監管的增強,共享單車的市場客觀上已經步入正軌。實力差、技術落後的被逐步淘汰,準入門檻不斷提升,投放、監管、使用更加規範化、專業化、智能化,行業發展相對平穩并趨于理性。在細節上,新一代共享單車開關鎖耗時縮短、坐墊彈性增加、車體去繁從簡,整體舒适度也逐步提高。《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執法檢查中,市民對共享單車滿意度達八成以上;廣州2022年第四季度共享單車企業服務質量考核評價顯示,市場份額居前的企業得分均在90分以上。

共享單車暫時停車收費嗎(停車困難價格上漲)1

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

盡管如此,為何會有用戶覺得越來越“難”騎了呢?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在共享單車從粗放式運營向精細化轉型過程中,理念、技術、規劃、管理等沒有跟上發展需要或銜接不暢,從而産生了各類新問題,影響到用戶騎行體驗。舊有問題尚未完全解決,新的問題卻又接踵而至。這其中,既有維護修理不勤、監管能力不足等“沉疴”,也有空間規劃滞後、定位識别不準等“新疾”,還有營收模式單一、用戶騎車不愛護等“隐憂”。各種問題交織在一起,成為用戶感受強烈的消費痛點堵點。

《中國共享單車消費者行為調研數據》顯示,用車難、還車難,是阻礙用戶使用的主要問題。2022年拒絕使用共享單車原因中,64.8%的用戶是因為還車不方便,56.6%的用戶是因為找車困難。一方面,這是由于“定點還車”模式需要的“電子圍欄”依賴于精準定位,但信号精準度有限,加之部分區域信号較弱、被幹擾,便會出現“定位漂移”,導緻“騎行5分鐘,還車半小時”。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城市空間停放點規劃總量不足,停車地點不固定、間距不合理、分布不均衡,導航不方便、缺乏清晰可見的引導标識,造成“找車還車距離超過騎行距離”。價格上漲也是影響用戶使用體驗的重要因素。數據顯示,32%的用戶因為漲價拒絕使用共享單車。漲價背後是轉型期市場化的一個體現。經過了早期燒錢搶市場的資本補貼階段,共享單車進入穩定競争期。作為重資産、重運營、重規模的典型行業,日常折舊、運維成本的提高便必然導緻價格上漲。

發展的問題要依靠發展解決。共享單車在轉型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也為進一步優化服務、做出針對性改進提供了方向。比如,安徽合肥廬陽區建立“定點抽查 随機巡查”制度,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通過“一企一路口”“垂直停車技術”等舉措優化停車點位。江蘇南京玄武區按照全區統籌調度、屬地常态運維原則,區街聯動、政企合作,監控車輛飽和情況,早、中、晚三波段“清運疏淤”,保障停車秩序。相關企業也積極加強技術攻關、創新管理模式,提升用戶體驗。比如,有的上線新型共享打車,涵蓋“北鬥 GPS”等多模衛星定位系統,提升定位穩定性和精準度。有的推行“騎行駕照”,通過分數調控,抵制不文明用車行為。有的采用疏水納米塗層、用磨砂處理等工藝,着力減少小廣告“牛皮癬”,保持車身整潔。政企協同發力、壓實各方責任,拿出更多新招、實招、硬招,才能創造更加舒适的騎行體驗,消解“轉型之痛”。

共享之便還需共建共護。共享單車具有很強的公共屬性,早已嵌入城市公共服務領域。實現共享單車有效治理,既需要政企同向共治,也離不開廣大用戶的積極參與。消費者在使用時,要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及服務協議約定,本着“與人方便,與己方便”原則,文明用車、安全騎行、規範停放、及時報修,讓共享便利惠及更多人。

共管方能共享、共治才能共赢。在共享單車發展的“下半場”,政府、企業、用戶協調聯動、形成合力,定能共同營造更加友好的騎行環境,讓共享單車越來越好騎、讓更多民衆越來越願騎。

這正是:

停車困難,價格上漲,單車轉型問題何解?

政企合力,用戶參與,共管共治再上新階。

來源: 人民日報評論微信公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