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波對于绯聞,似乎是絕緣的。
以至于很多更年輕的觀衆在電視上看到他的時候,一時間并不知道這個年輕人是誰。
但是對于自己飼養的動物,于波從小就恨不得跟它們融為一體。
1976年,于波出生在遼甯的沈陽。
那是一個喜歡動物的小男孩。
不過小的時候,人們的天性裡似乎都喜歡動物。
所不一樣的是,有的孩子能飼養,有的孩子的家長則不允許飼養。
幸運的是,于波小時候就遇見了能讓他飼養動物的父母。
小時候,于波的家住在一排平房裡。
他飼養的動物,每天就放在屋頂上。
有時候放學回家,遠遠地走在家外面的路上,他就能看到小夥伴在迎接自己了。
書包來不及放下,他就會沖到屋頂上去。
一排溜放着的籠子,籠門開着,有的在屋頂上停着歇腳,有的則在天上飛。
于波飼養的是,是一群鴿子。
他每天小心地侍弄着鴿子,給它們準備水和食物。
有時候,還要仔細地清理鴿子拉下來的糞便。
在他忙碌的時候,鴿子有時候就在一旁看着,嘴裡發出舒服的咕噜聲。
那種感覺讓于波覺得非常美妙。
天黑的時候,他的鴿子會自動飛回來,然後回到它們的籠子裡。
夏天的時候,籠子不收起來,晚上有時候籠子就放在屋頂。
夜空裡漫天的繁星,仿佛就是鴿子的眼睛。
除非是有雨的時候,于波會手忙腳亂把鴿子收回屋子裡。
因此每天傍晚吃飯的時候,别人家的孩子都在看動畫片,
他卻着急看中央台的天氣預報。
有時候沒來得及看,他還會爬上屋頂看看天。
“今天晚上會下雨嗎?”
遇到天上沒有星星的時候,于波也會在屋頂上問下面的父母。
有一次,放學後天上已經很黑了。
于波像着急回家收糧食的農民一般往家裡跑。
烏雲密布,眼看着就要下雨。
可等到沖上屋頂,有的鴿子在籠子裡,有的鴿子還在外面,還有的鴿子沒回來。
任憑他想盡一切辦法,那些鴿子就是不進籠子。
他手忙腳亂地忙活了大半天,也未能把鴿子都招呼進籠子裡。
“它們是不怕雨淋的。”父母後來告訴于波。
他看看自己的100隻鴿子,心裡才漸漸有所明白。
由于鴿子太多,有時候鴿子在外,回來的時候不免會把别人家的鴿子裹挾回來。
于波和他的鴿子呆的時間久了,看一眼就能發現哪隻鴿子不是自己的。
這是天氣暖和的時候,一旦到了冬天,鴿子都得搬到屋子裡。
雖然很忙碌,但是于波做起這些事情來覺得非常開心。
有時候他甚至可以什麼都不做,就在一旁,專心緻志觀察它們,一看就是幾個小時。
至于到了鴿子孵卵繁殖的時候,他更願意精心伺候它們。
所以,當别的孩子們在街上跑着玩耍的時候,少年時期的于波卻顯得很安靜。
耐心和責任感,都是在陪伴鴿子的過程中,一點點培養起來的。
20歲那年,北京的一個單位來沈陽招人了。
一打聽人們才知道,原來是釣魚台國賓館來招聘工作人員。
要求必須是年輕人,外貌和綜合素質都要一流。
彼時的于波,已經愈發帥氣,高大的身姿和英俊的外表,誰見了都會忍不住多看一眼。
農村人的他,如果走進國賓館裡工作,大有一步登天之感。
在家人和親友的勸說下,于波也參加了應聘和面試。
整個招聘的過程極其嚴格,從第一輪開始,
個人的綜合素質以及家庭的情況,事無巨細,應聘中都要涉及到。
于波沖過了第一關,前面還有第二關。
一層層地篩選下來,他最終闖進了最後的一輪面試。
讓家人感到欣慰的是,他最終通過了全部六輪的面試。
他原本是不想去的。
因為在于波的内心深處,有一個與自己出身有些不相符合的夢想。
他想要學習表演,而姐姐當時告訴他,北京有很多藝術院校。
就這樣,于波離開了家鄉,去北京工作了。
一開始,他的心裡也充滿好奇和憧憬。
畢竟,這是自己第一次遠離家鄉走出去,而且工作的地方既神秘又很特殊。
走進單位的那一刻,他仿佛劉姥姥第一次進入了大觀園。
看看這裡再看看那裡,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單位很快宣布了嚴格的紀律,以及他們各自所要負責的工作。
于波在接下來的工作非常賣力。
不過随着新鮮感的漸漸褪去,他也明白了這份工作的真正内涵。
和其他服務類型的工作不無二緻,最大的區别就在于服務的對象是入住賓館的各國政要。
而且在嚴格的紀律面前,他們每天的生活,都是按照軍事化的标準在管理。
時間一長,于波感到了一種孤獨和重複。
在外人看來,他在顯赫的地方上班。
可于波自己内心的枯燥,也隻有自己知道。
他覺得這種日複一日,每天都一樣的生活很可怕。
于波不希望自己一直用這樣的方式生活下去。
因此,他心裡漸漸萌生出了其他的想法。
與此同時他也發現,其他一些同事的想法跟自己也差不多。
很多同事都在籌劃着,再去學點什麼,或者做點其他的工作。
一次很偶然的機會,于波發現身邊的同事在備考北京電影學院。
在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的情況下,于波也決定去試試。
于是在每天的工作之餘,他也開始了自學的曆程。
大學除了考試表演專業課程外,還要考試文化課。
于波大部分的業餘時間,都用在了文化課程的學習上。
為了能順利通過,他每天複習得非常賣力。
半夜裡實在困得不行,就稍微眯上一會兒,而後再接着看書。
專業表演的考試,需要準備好表演的台詞。
他沒地方也沒時間去練台詞,隻能等到同事們都睡下,他才悄悄去背台詞。
雖然整個備考的過程很辛苦,但付出就能收獲回報。
最終,于波順利拿到了北影的錄取通知書。
進入北影學習期間,于波就出演了自己的第一個角色,《蕭十一郎》中的連城璧。
那時候的于波,即便舞台劇的表演經驗都還很生澀。
對于真正的拍戲,一點也不了解。
不過即使如此,面對這次難得的機會,他還是去試戲了。
試戲過後,要不要讓他出演,劇組裡的人也猶豫了。
一方面,大家覺得他是一個生瓜蛋子,此前一點表演的基礎也沒有。
尤其是制片人,對他的表現非常不滿意。
但是另一方面,這個年輕人的外形條件又非常不錯,而且符合角色的定位。
商量之後,劇組決定再給他一次機會。
于波便開始為第二次試戲做準備。
這一次的表現,至少打動了導演,導演拍闆兒決定大膽用他。
不過制片方的心裡還是疙疙瘩瘩的,不知道他進入劇組後的真實表現會怎麼樣。
正因為劇組裡是這樣的心态,無形中給于波也增加了很大的壓力。
為了讓自己能更好的表現,在整個拍攝的過程中,他幾乎釘在了劇組。
沒有自己戲份的時候,他就在一旁看其他人的表演。
這是一個極好的學習過程,所以他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放在了對劇情和角色的研究上了。
但這樣一來,反倒影響了他的生理節奏。
之前從未有過失眠的于波,開始整夜整夜睡不着覺。
除了失眠之外,還出現了脫發的症狀。
與他在劇組裡一起住着的一個五十多歲的老演員都看不下去了。
生活中的一些瑣事,還幫着于波一起處理。
最終,他熬出了一場大病。
為了不影響劇組的拍攝,他讓醫生給自己用激素類的藥物。
雖然他知道這種藥的副作用很大,但還是義無反顧地用了。
“如果這一次我不能堅持下去,以後絕對不當演員,太痛苦了。”
生病期間,他對朋友說了這樣一番話。
不過,努力總會有收獲。
忙碌了四十多天後,他在劇組裡的表現,終于獲得了制片方的認可。
多年以後,于波回想起來,正是連城璧這個角色,交給了他該如何去演戲。
生澀而單純的自己,正好碰上了一個内心和性格極為複雜和豐富的角色。
雖然在表現出來時,産生了一種蒼白的錯位,
不過觀衆把這一切都嫁接到了人物的身上。
這樣一來,連城璧的可憐、可悲和無辜反倒交錯在一起,營造出了一個十分讨喜的形象。
此後的于波,多次出演古裝劇以及大俠的角色。
他說自己真正進入狀态的角色,是武俠劇《水月洞天》裡的童博。
于波坦言,《水月洞天》之前的幾部劇,拍攝感覺就像一場場的噩夢。
不過這些經曆也是必不可少的,畢竟讓他經曆了演繹的成長過程。
而從《水月洞天》開始,他覺得自己仿佛突然開竅了一般。
既成熟又有了經驗。
2004年,這部電視劇在台灣播出後,于波小有名氣。
為此他還幾次前去,和粉絲舉行相聚活動。
此外,這部劇還打入了韓國市場,于波也成為了最受歡迎的古裝劇男明星。
制片方趁熱打鐵,之後推出了一系列續集,于波的演技也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除了古裝劇之外,之後的于波,也拍攝了一系列的現代情感劇。
隻是,這類型的影視劇,都沒有讓于波延續之前的熱度。
而他也逐漸銷聲匿迹,
時至今日,已經有很多人忘記了這位曾經的古裝男星。
即使這樣,出道至今的于波沒有绯聞,也從來不炒作。
和其他一些為了名氣上熱搜的明星想必,他的清醒不知打了多少明星的臉。
事業發展之外,于波的生活還是那麼的簡單。
早年,他曾經飼養過一條名為大白熊的狗。
和小時候養鴿子一樣,生活中他把自己的大白熊照顧得無微不至。
短短的半年多時間,他就将狗飼養到了90斤。
由于平日裡忙碌的工作,他和自己的狗相處時間是不固定的。
但隻要有時間,還是将其照顧得很好。
那時候他甚至想要把狗飼養到120斤。
看來,他喜歡動物的這種天性是改變不了了。
在拍攝電視劇《迅雷急先鋒》時,
和于波最親近的不是劇組裡的演員,而是四條緝毒犬。
為了能夠在劇中和它們配合默契,在開拍前兩個月,于波就天天跟它們在一起了。
了解了狗子的習性,之後的拍攝過程中,才能呈現出更好的狀态。
拍戲的過程,就是于波找回自我的過程。
從最初的不懂和不适應,到最後完全愛上了劇組的生活。
每一部新劇拍完的時候,其他演員都走了,他卻是留到最後的那一個。
因為一旦離開劇組,他不知道該去做些什麼好。
于是實在閑暇的時候,他就開始抄寫佛經。
有時候也獨自一個人去做背包客,永遠行走在路上。
他喜歡去東南亞,或許是這些地方的熱帶氣質,給他這個北方人更多的溫暖和熾熱。
偶爾的時候,他也會跟同學以及圈子裡的人相聚。
隻不過坐在一起的時候,他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大家都在賣力地聊着别人,而不是聊自己的事情。
于是在浮躁和壓抑之中,于波也一直試圖在尋找甯靜。
也因此,當年他的一衆同學,鬧紛争的鬧紛争,鬧绯聞的鬧绯聞,
他周圍則是什麼都沒有鬧起來。
甚至于這麼多年過去了,外界都不知道他的感情是怎樣的。
于波曾經說過,我就是修自己的。
當年剛到北影的時候,老師得知他在國賓館裡工作過,
所以,再三要求他當班長。
可是于波并不想幹,一連申請了三次,都被老師駁回了。
除此之外,每次排練的時候,老師一次又一次讓他飾演主角。
或許正是在這一次次的磨砺中,于波的心才一點點的發生了變化。
學校和老師的定位,讓于波找到了自己的未來。
對于表演,就像當年,他在家裡的屋頂上,無微不至照看100鴿子一樣。
于波,也有他自己的“呵護”方式。
文|二十二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