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節最初指官職憑證,又叫符信;使臣受命出國時。國君也要給予他出使憑證,這種憑證也叫使節、符節。
那種叫做符信的使節大多用銅鑄成,并根據任職地區的不同,分别鑄成不同的動物圖像。在山區任職的,授給他虎節;在平原任職的,授給他人節;在湖澤地任職的,授給他龍節。出使憑證一般都是用竹子為柄,上面綴些耗牛尾等裝飾品,亦稱旄節。張骞、蘇武等出使匈奴時,持的就是這種使節。
現在,“使節”的含義有了變化,指一國常駐他國的外交官,或派駐他國臨時辦理事務的代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