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将移動工具單獨拿出來分享給大家,這是因為移動工具在UI設計中,使用頻率非常高。
拖拽複制先把唱片用移動工具拖拽到第一個文件的标簽上。
第一個标簽被激活,然後繼續按住鼠标不要動,将唱片又拖動到被激活的第一個圖中。
另外,小夥伴們也了解一下,如果你想要被拽進來的文件保持在原來圖層的位置,那就先按住shift鍵,然後松開鼠标,拖動進來的圖片,就保留在原位置。當然,前提是,兩個文件大小一樣,否則拖動進來的圖像太大,會占據整個畫布,需要你用ctrl t鍵将其縮放。小夥伴們發現,拖拽進來的圖像會自動處于畫闆中央。除非你用選取框選一個特定位置,圖像足夠小,不會占據整個畫闆的面積,拖拽進來的圖像會自動被選取吸附在它的範圍内。這一點,小夥伴們簡單了解一下,不需要記憶。
拖拽的過程,也就是一個“來回”的過程。前提是,你要把圖拖拽到另一個标簽中,按住鼠标不動再拖動到被激活的另一個畫闆中。
快速找到你要的圖層
剛進入設計行業不久的設計師,看了很多書、很多視頻,視頻彈幕裡一直會彈出這樣的問題,“怎麼快速找到你要找到的那個圖層?”奇怪的是,老師往往不怎麼回答這個問題。當然,現實裡也很少有人告訴你,如何在幾十個、甚至幾百個圖層中快速找到你想要的圖層。為什麼很少有人告訴你呢?一方面,是因為這是太基礎的東西,貌似不應該在高大上的設計圈子裡被提出,另一方面,的确有人做了很長時間的設計,也不知道如何快速找到你要的圖層。小夥伴們先看下面的案例。
當你勾選了移動工具中“自動選擇”這個功能後,你用鼠标點擊圓形時,圖層面闆中的圓形會被自然選中。當你選中正方形的時候,圖層面闆中的正方形自然被選中。這點對提高圖層選中率,節省設計時間非常有用。當然,如果你不勾選“自動選擇”,也可以選中你想要移動的圖像,按住ctrl鍵,臨時移動,這個操作也很方便。
移動工具中的自動選擇命令
全選圖層
在做UI設計或者平面設計的時候, 當你的圖層面闆中圖層非常多的時候,這個時候,你需要對圖層打組,總不可能一個圖層一個圖層選擇吧?移動工具就在這個時候排上了大用場。具體就是用移動工具全選圖像,這個時候,圖層面闆中所有圖層也被選中。或者按住shift鍵,用移動工具選中最上面一個圖層,然後再選中最下面一個圖層,這個時候,所有圖層都被選中。這個方法,僅僅限于圖層比較少的時候。圖層太多,就用第一種方法。
更為重要的是,當在UI設計中,需要對對象對齊時,移動工具全選的技巧就被用上了。譬如我們要把圓形和圓形文字居中對齊,需要全選圖層,然後點擊選擇工具中的“水平居中對齊”即可。
水平居中對齊
命令沒法操作的處理有時候,有些命令沒法操作,是因為你沒有将工具切換到移動工具的緣故(很多設計師,特别是剛入門的設計小白,費了很多勁兒,不知道為甚麼有些命令無法執行,這個時候,你不妨将工具切換到移動工具上試試),這點在以後的案例中,結合案例實際,再給小夥伴們分享。這裡,大家有個印象就行,不必要一次一口吃個大胖子,那樣的話,最重要的知識點反而就被忽略了。
在運用某些工具的情況下,如果要快速切換到移動工具,你可以先按住ctrl,即可變成移動工具。當然,有些工具要快速切換為移動工具,這個快捷鍵還是不起作用。PS工具實在太強大了,小夥伴們在平常的實踐中多多琢磨ctrl鍵,會有新的體會和發現。如果你按住alt鍵,再配合移動工具,大家發現複制了一個新圖層。這點,在以前的的複制主題内容中已經講過,還講到了小黑工具複制和移動工具配合alt鍵複制的區别,小夥伴們如果忘記了,可以返回去複習一下。
如果按住shift鍵,小夥伴們會發現,它主要是控制移動角度的。這個時候,我們是不是會想起前面一節課講過,按照角度等比(以15度角進行旋轉)旋轉的内容?
這裡,我們可以概括為:
移動工具裡有幾個功能,在UI設計中常常用到,就是下面這一行。分割線左邊的命令,至少要2個以上圖層才能運用。分割線右邊的,至好要3個以上才能運用。
基本的功能我們不再贅述,這裡介紹一種非常簡便,但往往被很多設計師忽略的用法。
首先,我們讓這4個矩形打亂排列。
其次,我們全選4個圖層(點擊最上面圖層,按住shift鍵,然後點擊最下面一個圖層,全選;或者用移動工具框選四個圖層,全選),點擊圖層面闆左下角下面的鎖子,把4個圖層全部鎖起來。
再次,然後我們讓其他3個圖層以第2個圖層為中心,進行對齊、分布。我們隻需要選中第2個圖層,然後執行上面的對齊、分布命令。
最後,我們選擇底對齊命令,小夥伴們發現,其他3個圖層都是以第2個圖層為基準,對齊。這個技巧非常實用。
還是上面的案例,如果不鎖住4個圖層,全選,直接執行底對齊命令,小夥伴們發現,誰在最底層,其他都得以它為基準,向底部對齊。誰在左,其他都得以它為基準向左對齊。
關于移動工具,配合其他工具,還有很多好玩的技巧,以後涉及到再向小夥伴們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