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上午
南京紫霞湖發生了一起遊泳溺水事故
再次給人敲響了警鐘
不過,今天記者探訪發現
紫霞湖、花神湖内
野泳者依然很多
安全隐患依然不容忽視!
出事地點泳者依然衆多
很多人對安全不以為然
8月1日上午10:30,記者來到南京紫霞湖,此時湖内正在遊泳的市民依然還有很多。對于前一天發生的溺水事故,大家還記憶猶新,溺水者是一名老人,經常來紫霞湖遊泳。
“她正常遊泳,後來旁邊人看到了,浮力器在這個地方,浮力器不動,人不見了,大家就把她拽上來,上來一看已經不行了。”一位紫霞湖遊泳愛好者說。
剛剛發生了溺水事故,湖邊很多地方也張貼了禁止遊泳的警示标語,中山陵園風景區綜合治理辦公室還豎了一份告知牌,牌上注明紫霞湖底地形結構複雜,最深處達 17 米,且上下水的溫差極大,不能作為遊泳場所,違者後果自負。可很多人對此還是不以為然。
“身體好的話,一般不會有危險,因為會遊。”
記者注意到,來這裡遊泳的中老年人居多,他們還把孫子孫女也帶過來遊。
同樣在南京花神湖旁,“水情複雜,禁止遊泳”的标語随處可見,但來這遊泳的人還是絡繹不絕,一些人甚至連浮力設備都不帶。
記者:你感覺危不危險?
花神湖野泳愛好者:不危險,因為遊的時間比較久,如果遊的時間短, 水性不太好的話,就會覺得危險。
記者:對自己的技術還是有信心的是吧?
花神湖野泳愛好者:對,是的。
記者:一般會不會帶保護措施?
花神湖野泳愛好者:一般不帶,帶上我覺得不是怎麼方便。
南京藍天救援隊:
救援難度大 盡量不野泳
南京藍天救援隊副隊長楊兢告訴記者,南京每年都會發生不少野泳溺水事故,因為場地等因素,救援難度大,成功獲救的概率相對比較低,所以大家對野泳的安全性一定不能忽視,即便是會遊泳,也是不保險的。
“野泳的主要風險一個是抽筋,一個是水流,還有一個是身體狀況,尤其是6、70歲的老年人,比較喜歡野泳,我們碰到過在水裡面突發心髒病的情況,在水裡獲救的幾率肯定比岸上要低很多。尤其是一個人遊,比如紫霞湖,遊到湖中心如果突發情況,身體失能,可能旁邊都沒人發現,雖然帶着浮力器,但是浮力器是有長度的,人的臉可能還是會沒在水面以下。”南京藍天救援隊副隊長楊兢說。
此外,室外湖水深度不均勻,溫差也比較大,很多人一下子可能會身體不适應,容易發生意外。尤其是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野泳更是要避免。
“小孩從小養成在野湖裡面遊泳的習慣非常不好,哪天他稍微大一點,跟同事、同學想一起去野泳,認為自己從小就在這邊遊,不會有事,那即便你家孩子不出事,會不會影響其他孩子呢?希望家長們好好考慮這個問題。”南京藍天救援隊副隊長楊兢說。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錢進 章健
來源: 江蘇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