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杜甫出身仕宦,家學淵博,自幼聰慧,七歲能詩,胸有大志,“緻君堯舜禹,再使風俗淳。”是他矢志不渝的政治理想。
“舉進士不中第,困長安。”,世道黑暗,朝局混亂,奸佞當道,才華橫溢的杜甫困頓長安達十年之久,三次科考三次落第。
郁郁不得志的杜甫為了生活,四處奔走獻賦,直到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44歲的他才得到了一個學無所用的曹參軍之職。
安史之亂爆發後,杜甫一路追随唐肅宗到了鳳翔,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五月十六日,被唐肅宗授為左拾遺。
“明朝有封事,數問夜如何。”,對于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杜甫十分珍愛,自以為終于迎來了人生的春天,可以一展平生抱負了。
不料,書生意氣的杜甫卻因為出手營救被貶的好友房琯,觸怒了唐肅宗遭到了貶黜,從而失去了皇帝的信任,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至此,他的政治生涯也就走到了盡頭。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九月,身在華州的杜甫去往辋川拜訪好友崔興宗,并在此度過了一個不同尋常的重陽節,寫下了他七律中的代表作《九日藍田崔氏莊》。
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
羞将短發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
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并兩峰寒。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唐 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
簡譯:
人年歲大了,面對着這悲涼蕭瑟的秋色,難免不心生寂寥,隻好勉強寬慰自己了。
今天正好趕上重陽佳節,我也來了興緻,和大家在一起盡情歡樂,共度這個美好的節日。
令人慚愧的是,我頭發稀疏,總怕帽子被秋風吹走,還請旁人幫我把帽子扶正。
藍溪水遠遠地從那千萬條溪澗中奔流而來,玉山高聳,兩峰并峙,氣象峥嵘。
世事難料,待到明年的重陽佳節,我們中的可都會健在嗎?拿起茱萸仔細端詳,期望明年再相會。
賞析:
杜甫這首詩以壯語寫憂情,慷慨、疏曠、豪放,更兼凄楚和悲涼,是杜詩七律中的代表作,曆代詩人學者對其評價極高,浦起龍在《讀杜心解》中贊其:“字字亮,筆筆高。”,楊萬裡更是在《誠齋詩話》中譽其絕少,句句字字皆奇。
詩題點明時令、地點和人物,九月九日重陽節這天,詩人到辋川(今陝西藍田縣内)拜訪崔氏,崔氏即王維的内弟崔興宗,與王維同隐辋川,建有東山草堂,和王維的辋川别業東西相望。
“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首聯寫詩人由悲轉喜的複雜心情,首句寫自己年老逢秋的傷悲,次句表達朋友相約的歡喜。
自古逢秋悲寂寥,何況彼時的杜甫又處在落魄失意之中,理想未竟,壯志難酬,報國無門,老大無成,這樣的愁緒又豈是一個“悲”字可形容?
可是,王朝腐朽,權宦當道,生不逢時的自己又能如何呢?無他,唯有“強自寬”而已,不然,又能怎樣呢。
幸好,還能和朋友相約,自己還能打起興緻,來這裡和好友一起盡情歡樂,共度重陽佳節,也唯有如此,才會纾解自己的郁悶和苦惱,得到少許寬慰。
“羞将短發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颔聯寫自己年老發疏,怕風吹落帽子,遭人恥笑,請人幫忙正一正,内心無比凄涼,表面上卻還要強顔歡笑。
這一聯引用了“孟嘉落帽”的典故,據王隐《晉書》記載,東晉時,大将軍桓溫與參軍孟嘉等重陽節遊龍山,途中,山風吹落了孟嘉的帽子,桓溫就令僚佐孫盛寫文章嘲弄他。
孟嘉豈甘示弱,也寫文回敬,二人旗鼓相當,才華不相上下,都寫得很好,桓溫甚為贊賞,從此,“孟嘉落帽”就成了重陽登高的典故。
杜甫之所以引用這個典故,以孟嘉自比,就是早年他也曾被授予參軍,和孟嘉的身份相符,但是,孟嘉落帽是名士風流蘊藉之态,是一段千古佳話。
而杜甫自己卻怕落帽,所以才請他人幫忙正冠,“笑倩”是強言歡笑之意,雖與孟嘉有過相同的身份,卻沒有孟嘉的幸運,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那是不盡的悲涼和無邊的傷感。
“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并兩峰寒。”,頸聯宕開一筆,筆勢徒起,不在沉溺于身世的哀歎,而是将氣象峥嵘的藍水玉山引入詩中,從而使得自己有了為之振奮的理由。
“藍水”即藍溪,在藍田山下,“玉山”就是藍田山,藍水奔騰,千澗飛流,玉山高聳,兩峰對峙,高山仰止,水流不息,水有姿态,山有風骨,自己有什麼理由頹廢下去了呢?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尾聯一個“醉”字總束全篇,平淡中飽含深意,青山依舊,綠水長流,可自己卻已年老體衰,恐難長久,世事難料,明年的重陽佳節,今年聚會的人還會有幾人健在呢?
本想一醉解千愁,不料醉眼朦胧中又起新愁,這隐隐的擔憂,讓自己不經意間又是愁腸百結,隻有把這手中的茱萸看了又看,是不舍,更是對來日可期的渴盼。
首聯傷時悲秋,情感層層遞進,颔聯借用典故,抒發身世之愁,頸聯借景抒情,以壯語寫精神,尾聯悲天憫人,總束全文,令人回味無窮。
寫在後面:
“聖朝無阙事,自覺谏書稀。”,相比與杜甫的執着,同仕于朝的岑參則要清醒得多,他對諱疾忌醫的唐王朝早已心生失望。
可是,我們也不能說杜甫看不清形勢,早在其被貶的當年暮春,他就在《曲江二首》中寫下了這樣的詩句:“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榮絆此身?”,他看清了現實,但面對現實卻又無可奈何。
杜甫這一生,除了在唐肅宗身邊做了幾個月的左拾遺,大部時間都是在颠沛流離中度過,入蜀後,也曾作為嚴武的助手,被任命為檢校工部員外郎,協助其處理公務。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穿越遙遠的舊時光,邂逅那個不同尋常的重陽節,依稀可見悲天憫人的詩聖,細嗅茱萸,其神情雖沉郁憂傷,但猶自期待來日方長……
杜甫畫像
注:本文系劉玲子candy原創,謝絕搬運和抄襲,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不妥聯系立即删除,謝謝您的關注和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