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這個漢語成語的意思是,形容面對困難的時候不後退,反而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去解決它,愚公移山是一個寓言故事,這個故事出自諸子百家當中,道家的經典哲學著作《列子》當中的“湯問”篇。
愚公移山的故事講的是,從前有一個叫做愚公的人,他住的村子被太行、王屋兩座山阻塞住,想要出去或者回來都需要繞過大山才行。有一次愚公就召集全村的人說說,自己打算将這兩座大山挖平,移到别處去。有村民問他要将挖山的土和石頭堆到那裡去,愚公便說想将這些土和石頭搬遠一些,運到渤海的邊上去。
當時,村莊裡有一個被所有村民都奉為特别有智慧的人,叫做智叟。智叟聽聞愚公要移山的消息之後,便覺得他十分的愚蠢,不僅譏笑他,還對愚公說,就憑借愚公剩下的人生歲月是根本無法江山移走的。愚公說即便自己死了,他還有兒子可以接着移山,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無窮盡的,總有一天能夠将山移走。天帝聽聞了愚公的古時候,感念他的心誠,便命令大力神的兩個兒子分别移走了太行、王屋兩座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