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梁衡散文書籍

梁衡散文書籍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9-06 03:28:45

本文作者:熊貓格子編輯部 笃子

“為無名者立傳,為隐身者傳名”。

梁衡散文書籍(語文課本中的作家)1

▲ 梁衡老師

“河水從五百米寬的河道上排排湧來,其勢如千軍萬馬,互相擠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後擁,撞向石壁,排排黃浪霎時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藍,宇宙間仿佛隻有這水的存在。”

這段對壺口瀑布的描寫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印象,這篇收錄在人教版語文課本八年級下冊的《壺口瀑布》,正是著名作家梁衡的作品。除了這篇文章,梁衡老師的《晉祠》、《跨越百年的美麗》、《青山不老》等60多篇次的文章也被收錄在了大、中、小學語文課本中,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少年和兒童的成長。

梁衡散文書籍(語文課本中的作家)2

▲ 收錄《壺口瀑布》的語文課本

成為“教科書裡的人”也有些機緣巧合,1982年正是改革開放初期,百廢俱興,教科書也在重新編寫。北京的地圖出版社要創辦一個《圖苑》雜志,邀請梁衡老師寫一篇風景名勝的稿子,他便應邀寫了那篇《晉祠》,由于對晉祠太過熟悉,這篇文章僅用了兩個小時便結稿完成。但最終,《圖苑》雜志沒有創辦成功,這篇文章便發表在了《光明日報》上,也是在同年,這篇文章被收錄進了語文課本中,梁衡老師便從此成了“語文課本上的人”。梁衡老師曾感慨道,如果當時真的發表在了新辦的雜志上,可能也不會引起編書人的注意。

因為上了課本,梁衡老師總被誤以為是個老人,其實那年他才36歲。

梁衡散文書籍(語文課本中的作家)3

▲ 收錄《晉祠》的語文課本

有讀者說:梁衡所有的散文,到最後都是落到政治基點上去寫。這樣寫是不是有點兒脫離文學創作的根本?其實,這種“刻意為之”,正是梁衡老師的與衆不同之處。除了作家的身份外,梁衡老師還有另一重身份:記者。他長期從事新聞工作,曾任光明日報記者、國家新聞出版署副署長、人民日報副總編輯,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生導師。

國家領導、革命先烈、煙火百姓都是他筆下的人物。也許正是因為作為記者的獨特經曆,讓他能夠有機會近距離地感受民生百态,所以他的文字總是肩負着家國情懷,記錄着大時代。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曾這樣評價梁衡:“他總能将這一種政治抱負,化作美好的文學意境。在并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這樣一種境界的人,除梁衡以外,尚無第二人。”

梁衡老師說,新聞與文學的最大區别是:新聞說事,文學說人;新聞是事學,文學是人學;新聞裡也說人,但是以事帶出來的人;文學裡也說事,但是以人帶出來的事。

1983年夏,梁衡老師在晉北神池縣采訪到了一個叫高富的農民,他在16年前組織了7個平均年齡65歲的人,成立了一支老年植樹隊,防風治沙,打起36座壩,綠化了8條溝,為集體創造了驚人的财富。在接受采訪時其中5人已經去世,一人已病,隻有高富還在堅持種樹,小院裡隻剩下他孤身一人,還有一副棺材。他已坦然面對生死,等到哪天爬不動了,就躺進那副棺材裡去。

但這件事已不再是新聞,沒有報道的由頭,梁衡老師便給縣委出了個主意,請縣裡給這支老年植樹隊立碑,“立碑”便可以作為新聞來報道,引出16年前的事了。于是一篇名為《(肩題)神池縣将立造林功臣碑;(主題)表彰高富育林十六載,一心為村裡鄉親造福》的新聞刊登在了《光明日報》上,高富等人的事迹也被越來越多的人了解。1987年,梁衡老師調離一線後,便整理了一本新聞研究型的小冊子,名為《沒有新聞的角落》,其中就收錄了高富育林的這篇稿子,并配了一篇文學性的寫作體會《無盡的敬仰》。而機緣巧合下,這篇寫作體會被收錄進了人教版小學六年級的語文課本中,用文章結尾中的一句話做了題目:《青山不老》。

梁衡散文書籍(語文課本中的作家)4

▲ 《沒有新聞的角落》1990年7月版 山西書海出版社

梁衡老師說,他當時對自己的職業要求是:“為無名者立傳,為隐身者傳名”。

我們經常會聽到身邊新聞專業的朋友說,畢業以後,看到了很多社會現象,但自己無權報道,也無法幫助,那種無力感讓他們漸漸動搖了當初做記者的決心,懷疑自己做記者的信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也許,我們可以嘗試再次翻開梁衡老師的《沒有新聞的角落》,翻開小學時的語文課本,其實梁衡老師早在我們少年時期就已經告訴了我們:如何在不同的時代中,走出自己的路。

參考資料:

現代快報 王凡 《梁衡:我主張“脊梁文學”》

人民教育出版社 梁衡《無心插柳柳成蔭》

新華每日電訊 梁衡《人與文章一起老》

知乎 問答 “如何評價梁衡的散文?”

更多精彩内容盡在熊貓格子-大咖書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