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題解】
據傳,宋甯宗嘉定二年除夕,詩人病危,命兒子攙扶坐起,示意夫人打開窗子,昂首展眼飽覽了祖國山河的最後一眼,沉思良久,揮毫賦《示兒》詩,安然逝去。
【解讀】
全詩四句,詩意發展分兩層。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本來就知道人死了身後之事什麼也不知道了。最悲傷的是生前沒能親眼看見中原的光複,祖國的統一。〕
第一層,以首句襯托次句,愈顯詩人生前未見光複中原的悲哀。
首句寫詩人樸素唯物的生死觀,這在有神論占統治地位的時代,是難能可貴的。“死後元知萬事空”,看似平和沉靜,實則隐含着詩人深深的悲哀。詩人本來就知道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對“死者”來說,都無所感知,都變得空空如也了。而恰恰是這一“空”字,映出了詩人對世界的無限留戀,和對身後事的懸念之情。“空”和“死”緊相扣合,揭示了“空”是“死”的必然結果,“死”是人的必然歸宿這一規律。作為一位有抱負有終生奮鬥目标的人來說,到“死”時事業未成,理想化“空”,目标可想而不可及,這實在是莫大的遺憾與悲哀。詩人在生前複國無望,在彌留之際将平生郁積的憤懑和終生的追求凝聚于筆端,用盡自己生命的最後一息,潑墨賦詩,作為對子女的訓示和絕筆,這是何等的悲壯!訓示又并非兒女親情和絕别的悲凄,而是自己為之奮鬥終生的光複大業,是興國利民始終不渝的理想,這更見詩人執著的愛國熱情,堅定的複國信念。詩人很清楚,“死”即“空”這是“元知”的,然而唯獨對統一大業詩人念念不忘。隻因一“死”即“空”生前就知曉,“元知”才隐含了詩人一生的悲憤和終生的追求,同時也隐含了江山的破敗,民族的深重災難。由于死而空是“元知”,加之中原胡騎逞兇,江山殘破,汴京被奪這一切也都是“元知”,這更增加了詩人臨死前的悲哀,也更烘托出詩人憂國愛國救國衛國的一顆赤誠的心。“元知”,其藝術極為精妙,其蘊含極其深厚,又照應着下文,取得了下文未見,其意已顯的藝術效果。
第二句,突出了“不見九州同”的悲痛,其壯烈情懷自見。
富國強兵,固本甯邦,是詩人終生的奮鬥目标,但嚴酷的現實使詩人的恢宏大志遭到扼殺,眼見的腐敗無能的南宋王朝,非但不勵精圖治,加強軍備,反而投降賣國,甘心屈居異邦膝下、任憑異族奴役,導緻了華夏大地四分五裂,北國同胞橫遭異族殺戮,這一切使詩人肝膽俱裂,痛不欲生。詩人為了拯救我們的民族,為了驅逐胡虜收複山河,而進行了不懈的鬥争,然而到詩人臨終時也未看到九州大地的統一,這實在是令人異常悲痛的。句中的“悲”字,極為深沉,臨死不為親情絕别而“悲”,不為離世而去而“悲”,也不為生命的短暫而“悲”,而為“不見九州同”而“悲”。“悲”前飾以“但”字,把骨肉親情排除開去,把臨逝前湧于心頭的萬端心事濾掉,唯唯念及于“九州”,這是何等感人的“情”,又是何等偉大的“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到朝廷軍隊北伐成功收複中原的時候,舉行家祭千萬不要忘記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你們的父親。〕
第二層,詩人堅信胡虜一定被驅逐,“中原”一定會收複,“九州”一定會統一。
第三句,寫詩人企盼“北定中原日”的到來。詩人由于受曆史的局限,對屈辱偷生的南宋王朝抱有幻想,把抗金複國的希望寄托于“王朝”,渴盼有朝一日揮師渡江,橫掃胡虜,收複中原。“定”字極有分量,它含着我們民族的凜然正氣,映着我人民不屈的傲骨,更透着詩人必勝的信念。“北定”一詞極有氣勢,且啟人聯想:“王師”渡江,馳騁中原戰場,追殺金兵的畫面顯現于讀者面前。“北定中原”,字字铿锵,擲地有聲,寫出了詩人的壯志豪情。詩人為了實現“北定中原”的目标奮鬥一生,最後用生命寫下了《示兒》這樣光輝的詩章。“王師”北定中原之“日”,是詩人夢寐以求的一“天”,為了這“天”的到來,詩人曾投筆從戎,為了盡早迎來這一“天”,詩人上書直谏而遭貶,詩人期盼這一“天”,而晝不思飲食,夜不能入寐,至死萬事不悲,“但悲”九州不同。我們的詩人愛國之心的赤誠,複國之舉的力行,可謂動天地泣鬼神!詩人強烈的愛國精神猶如橫空長虹,光照寰宇,與日月争光輝,與天地共長久。“王師北定中原日”,深刻地寫出了“北定中原”是民心所向,是大勢所趨,是曆史的必然。
第四句,為《示兒》作結,點題,概括深化了主題。“家祭”緊承前句的“日”字,詩人生前言必複國,行必抗金,對“北定中原”急切期待。“北定中原日”要舉行“家祭”,是詩人生前愛國複國的心理需求,“北定中原”之日無疑即是舉行“家祭”之時。“無忘”與“勿忘”意思相近,其深度意味卻相差甚遠。“無”,有絕對的意味,更能表達出詩人對光複大業的傾心關注。“無忘”,根本就不允許忘的意思,作為“訓示”絕筆是夠嚴肅莊重的。次句的“不見九州同”的悲痛,和“北定中原日”的欣喜;“無忘告”和“元知”“空”是矛盾的,二者處于矛盾的狀态之中才将詩人生前愛國的執著,愛國的堅貞,烘托得像金子一般純,像白雪一樣潔,像水晶一樣透明。詩人的一生是愛國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
【綜述】
詩人陸遊于彌留之際,眼望滿堂兒孫,賦《示兒》詩作為對子女的訓示,表達了自己執著的愛國熱情,與堅定的複國信念,為詩人偉大的一生畫了一個光輝的“終點”。
詩的感情強烈,真摯,深厚。詩字字真情,句句實語,全是詩人一腔愛國熱情的自然流露。對比手法的運用,前兩句寫生前,後兩句寫身後;前兩句明寫悲壯之情,後兩句暗寫欣喜之情;“不見九州同”與“北定中原日”形成對照與反襯,使“悲”與“喜”融彙交錯,愛國之情得到了充分表達,倍加感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