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有一個“碗櫃理論(Cupboard Theory)”風靡美國,深深影響了大多數美國父母,時至今日它在中國也有頗多體現。
所謂碗櫃理論,其實就是指嬰兒對父母的依戀,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的父母給嬰兒生存所需的所有物質需求,比如照顧嬰兒,讓她吃飽穿暖遠離危險。
在對如何照顧和研究嬰兒行為上,行為主義心理學創始人華生主張的是“哭聲免疫法”,他認為,滿足一個嬰兒愛的需求,隻需要媽媽給孩子提供充足可口的食物即可。
除此之外,完全沒有必要跟孩子過分親密,并且,嬰兒如果哭了不要立即抱他,因為這樣會使他對自己的母親過于依戀,以後在社會上将難以獨立。
另一個權威人物斯金納則提出了一個“強化理論”,他認為如果嬰兒一哭,父母就去抱他,那麼,父母就是在強化哭鬧的行為,最終使孩子成為嬌氣包、愛哭鬼。
這套理論民間流傳甚廣,但是很多家長卻對碗櫃理論、強化理論深信不疑。
為了鍛煉嬰兒或孩童的獨立能力,哪怕看着孩子哭很心疼,也強忍着無視。
但是諷刺的是,多數運用這種冷酷方式教育孩子的父母,都發現孩子長大後有着很明顯、嚴重的精神問題。就連碗櫃理論提倡者華生自己的孩子,也深受其害。
而反對碗櫃理論的著名心理學家哈利·哈洛則堅持認為,食物生存固然重要,但是對嬰兒來說,接觸性安慰也一樣重要不可或缺,而且是必需品。
為了驗證自己的理論觀點,同時也為了反駁華生等人的觀念,哈洛開展了著名的恒河猴實驗,也被稱為“母愛剝奪實驗(Maternal deprivation)”。
實驗所要驗證的,是關于愛的真相,即愛不是僅僅提供食物,而是情感依賴和肢體接觸,以及精神撫慰。
選擇恒河猴來做試驗是有原因的,恒河猴與人類基因的相似程度達到94%,所以恒河猴的反應對人類有參考性。
哈洛首先從猴子媽媽身邊抱走一些剛出生的小猴子,然後在小猴子生活的籠子裡放置了兩個假媽媽。一個假媽媽用鐵絲纏繞而成,冰冷而堅硬,但是它的胸前挂着一個奶瓶,小猴子餓了可以喝奶;另一個假媽媽則纏上了柔軟富有彈性的海綿加棉布,觸感溫暖親切,可以溫暖小猴子寶寶。
剛開始,被抱離媽媽身邊的幼猴們顯得極度狂傲、恐懼、焦躁不安。
哈洛在實驗記載中這樣寫道:小猴子們離開了媽媽呆在實驗室裡,不一會兒就顯得非常煩躁、恐懼不安,最後大小便失禁,導緻實驗室裡總是彌漫着一股臭味。
幾天之後,幼猴們意識到自己的媽媽已經離開自己不會再出現了,于是開始嘗試着向這兩個假媽媽們靠近,以滿足自己的情感需要。
根據實驗過程中的觀察可見,幼小的猴子們最為常見的行為是,隻有實在餓到不行的時候,它們才會到觸感冰冷的鐵絲假媽媽那裡喝奶吃飽肚子,而剩下所有時間都是待在溫暖柔軟的絨布媽媽身邊。
所以,透過這個實驗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他們的确需要食物和物質上的滿足和豐盛,但更為依賴的,則是媽媽與他的肢體接觸,和對他的情感安慰。
這個實驗結束後,哈利又進行了一項十分殘忍的測試,為了測試出小猴子有多麼依賴媽媽,他故意在絨布媽媽身上裝上會傷害幼小猴子的機關裝置,本以為幼猴被機關傷害後會遠離絨布媽媽,結果卻與他所假設的相反。
無論假絨布媽媽身上的機關對幼猴有多少次多大的傷害,幼猴都義無反顧地一次又一次地奔向絨布媽媽,渴望從絨布媽媽身上獲取那些溫暖慰藉。
由此可見,幼兒對媽媽的依賴有多大。
最後,哈利特意把這些受過刺激的幼猴放了出來,通過觀察他發現,這些小猴子進入到猴群中之後,不僅無法與其他的猴子相處,而且還出現了極端的反群體行為,并且不停傷害自己。
哈洛由此得出結論:這些從小沒有感受到母親撫摸和呵護的幼猴,長大後都十分冷血。所以這些幼猴十分冷血。
由此可見,媽媽的肢體接觸和情感安慰,對幼兒來說極其重要。
所以,媽媽是什麼呢?并不隻是生物學上的來源或社會學上的撫養人,對孩子來說,其實是重要的情感支柱和精神支柱,這一層關系的健康發展,是幼兒健康成長的關鍵。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1] Piaget, J. (1990).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the world. New York: Littlefield Adams.
[2] Erikson, Erik H.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rton, 1950.
第一心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