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曆史裡面,有一些事情搞清楚了之後,其實是很令人驚訝,也是十分有趣的。
舉個例子,花木蘭。
劉亦菲的漢族花木蘭形象,事實上,花木蘭是鮮卑人,不是這個形象
我們上中學的時候,都學過《木蘭詩》。
我們不妨溫習一下這首《木蘭詩》:
唧唧複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歎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鞯,南市買辔頭,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
這首《木蘭詩》,大家還能背出來多少呢?
我們上學那會,每次背誦這首《木蘭詩》,腦海中就出現了一位漢族女子,英姿飒爽,騎馬從軍的威武形象。
連好萊塢動畫片《木蘭》,也是一個漢族女英雄的形象。
而事實上呢?
其實在真實的曆史上,
花木蘭不是漢人
你以為花木蘭是這樣的:
但其實真實的花木蘭,也許是這樣的:
又或者是這樣的:
木蘭是遊牧民族,這樣的形象更符合曆史事實
在曆史上,花木蘭生活的國家,叫做“北魏”。
北魏不是漢族國家
北魏是鮮卑族國家
鮮卑人,是當時的遊牧民族。
花木蘭
不是漢人
她是遊牧民族
花木蘭是鮮卑人
“木蘭”,也不是她的名字,而是她的姓,是鮮卑族的姓,拉丁化寫作Umran。
“花”也許是她名字的漢語音譯,也或者她根本就不叫“花”,可能“花”隻是後世中原文人給她安上去的。
總之,姓“花”名“木蘭”這種漢化的解釋,是一廂情願的,也是錯誤的。
北魏是一個鮮卑族國家,按照北魏早期的國法,也就是說在花木蘭的那個時代,隻有鮮卑人才能從軍,漢人居民,是不允許從軍的。雖然北魏國家裡面也有漢人,但是,北魏是鮮卑族統治的國家,在北魏的早期,也就是花木蘭那個時代,漢人是收不到征兵令的。
北魏朝廷的征兵令,發到了花木蘭的父親手中。也正因為她父親是鮮卑族,所以才能收到征兵令,漢人是收不到征兵令的。花木蘭的父親是鮮卑族,所以,花木蘭也是鮮卑族。
木蘭的漢族戎裝畫,事實上,木蘭應該是鮮卑族的軍裝
此外,花木蘭參加的戰争,其實是一場遊牧民族之間的戰争。當年,花木蘭代父從軍,她加入的,是北魏的國家軍隊,打的那場戰争,是“北魏”和“柔然”兩個遊牧民族之間的戰争。換句話說,是遊牧民族“鮮卑”和另一個遊牧民族“柔然”之間的戰争。
那麼,當年花木蘭的國家“北魏”,這個國家位置在哪裡?答案是:北魏,位于今天山西、河北、河南、内蒙古一帶。由于這些地方,後來都并入中國了,所以不管怎樣,盡管花木蘭不是漢人,我們說花木蘭是我們中國的女英雄,其實還是成立的。
真實的木蘭,有可能是這樣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