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時期,諸葛亮屢次興兵北伐,進攻曹魏,是三國曆史上的一件大事。從蜀漢建興六年(228年)至建興十二年(234年),短短七年之内,諸葛亮五次主動率軍北伐,進攻曹魏,且期間還防禦了一次魏的進攻。
要知道,三國中蜀國最弱,曹魏實力則最為雄厚,在曆史上,弱者屢屢進攻強者,且發動戰争的頻率及規模如諸葛亮這般較為罕見。一直以來,人們往往将關注的焦點放在了諸葛亮數次北伐這個事件上,但對于其北伐的動機了解的過少或者不全面,弄清楚諸葛亮北伐的動機有利于加深對于三國曆史的了解,對諸葛亮北伐的動機筆者認為有以下原因。
上圖_ 三國地圖
在古代,一個政權的強弱與否取決于政權所實際控制的人戶,即所謂“編戶齊民”。漢末天下大亂,全國人口損失慘重。《通典》記載,蜀亡時,“(魏)得戶二十八萬,口九十四萬,帶甲士十萬二千”。又按《晉書》所載,吳國為“戶五十二萬三千,兵二十三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而曹魏則為六十六萬戶,四百四十萬口。
需要注意的是,把三國的戶口數全部相加,并不意味着當時的中國就隻有這麼多人口。這是因為雖然漢末混戰導緻人口大量減少,但有相當一部分戶口沒有被政府控制,多為豪強地主和世家大族的私屬,所以實際人戶要高于三國戶籍的總和。但政權所能調動的人力物力不是由境内全部人口決定,而是由其政權真正有效控制的人戶決定。
上圖_ 諸葛亮北伐線路圖
如前文所說,人們雖都知道三國中蜀漢實力最弱,曹魏最強。但對于前者具體有多弱,後者具體有多強,認識卻很模糊。通過上面數據可以看出,蜀國與曹魏的國力差距是相當大的,孔明第一次北伐因街亭失守而退兵,但在退兵時仍不忘将當地居民遷入蜀境,即“拔西縣千馀家,還于漢中”,一方面可以看出蜀國對于人口的重視,另一方面也體現了蜀國國力的弱小。
如果諸葛亮不主動北伐,兩國之間和平相處,那麼随着時間的流逝,兩國之間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也強調了這一點,即“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
上圖_ 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
《隆中對》在後世可謂是廣為流傳。孔明先為劉備分析了一番天下大勢,他對劉備說“今操已擁百萬之衆,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争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曆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而劉備若想成霸業、興漢室,就要先占據荊州、益州,成三分天下之勢,最後擇機兩路出擊,進取中原。後來劉備一系列的軍事、政治活動也确實是按照這個規劃進行的。
但是,關羽丢荊州,劉備兵敗夷陵,使得占據荊益,兩路出擊的戰略規劃破産。蜀國此時的版圖實際上隻有益州一地,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對劉備說“益州險塞”,這是因為益州四周山嶺環繞,較為封閉。益州的這種地形于交通而言是一弊端,後世“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名句便是一體現;于軍事而言,則為易守難攻之絕佳地形。
上圖_ 三國時期的南中地區 (益州南部)
盡管蜀地地形有利有弊,但就中國曆史來看,蜀地的地形在天下大亂,分裂争霸的時期可攻可守,有逐鹿中原的資本。但如果蜀地以外的地區漸歸統一與穩定,那麼,蜀地的地形就會像一個牢籠一樣,将該地的割據政權死死的困在裡面,使得蜀地政權在與外部統一政權的戰争中被消耗至亡。典型的例子有後世五代十國之一的後蜀,在天下大亂時其割據一方,但等到北宋開始逐漸統一時,則迅速滅亡。元末割據四川的有明玉珍大夏政權,在朱元璋基本完成統一後也迅速被明軍擊滅。
因此,在荊州丢失,曹魏的統治逐漸鞏固,國力蒸蒸日上的情況下,蜀漢若既不想坐以待斃,又想完成統一,擺在諸葛亮面前的也隻有“率益州之衆出于秦川”這條路可走了。
上圖_ 東漢十三州地圖
建安十六年(211年),應益州牧劉璋之邀,劉備領軍入蜀。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軍攻取成都,占領益州。但早在劉焉、劉璋父子主政益州時,益州内部就存在着本土官僚豪強勢力與外來勢力之間的對抗。劉備入川所依靠的是以荊楚人士為主體的荊楚集團,這就使得原本就存在的新舊、客主矛盾更進一步激化。面對這種情況,劉備也采取了一些措施緩和矛盾,團結内部。如他将政權對益州本土勢力開放,通過設官分職分享給了本土勢力部分政治權力,使得兩方各得其所,彼此相安。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時期居于政治領導地位的仍是荊楚集團。
但如前文所提及的,因關羽丢荊州和劉備兵敗夷陵,荊楚集團這個外來集團喪失了其大本營,沒有了紮根的土壤,同時集團内部也損失慘重,關羽、張飛、麋竺等人皆亡,在丢掉了荊州的情況下,荊楚集團很難補充新鮮血液。因此,看似強大的荊楚集團面臨着困于益州,後繼無人,有被益州本土勢力取而代之的危險。
上圖_ 劉備(161年-223年)
劉備政權建立的合法性在于其打出的“興複漢室、還于舊都”的政治綱領。在荊楚集團與益州本地勢力存在矛盾,且荊楚集團有被取而代之的風險下,隻有通過這一政治綱領,不斷的發動北伐,才能使兩大集團實現暫時的團結,給荊楚集團以喘息之機,并且隻有依靠北伐,打出益州,占領更多的土地,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與魏吳相比,蜀漢的優勢是其所擁有的興複漢室的政治号召力,如果不發動北伐,一旦荊楚集團被益州本地勢力壓制,就會造成“王業偏安一隅”,與劉備“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政治号召相沖突,蜀漢也會丢掉在政治号召力上的優勢。
并且,除了國力上的巨大差距外,困于益州一地的蜀漢與魏吳相比,人才的匮乏也是其一大短闆,隻有通過北伐,蜀漢才有可能吸納更多來自外部的優秀人才,如後來繼承孔明事業的姜維,便是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過程中所得。
上圖_ 姜維(202年-264年)
綜合來看,促使諸葛亮五次北伐,以弱攻強的動機是多方面的。隻有不斷地北伐,蜀漢才能夠以攻為守,拖延曹魏恢複經濟的進程,盡最大可能避免兩國國力上的差距更進一步擴大。
同時,隻有主動出擊,才能利用好興複漢室的政治号召優勢,跳出益州地形的束縛,緩和内部矛盾,吸收外部人才,才能求得發展,使興複漢室存有希望。
文:李光彩
參考文獻:《通典》《三國志》《前出師表》《後出師表》
文字由曆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