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即到,馬上就将迎來數九寒天。這個冬天,很多人感受了暖冬的氛圍,而随着冬至到來,寒氣會越來越強大,更何況今年為雙拉尼娜年,很可能出現極端天氣現象。
農村諺語說“過了冬至節,一天長一線”。在晝短夜長到達極緻之後,白天也會像個孩子一樣,一天天慢慢長大,諺語說一天能長一線呢。這裡的線,指的是古代閨閣女子納鞋底的線,長度約為二尺,用完一根大約需要幾分鐘。
由此來看,冬至過後,無論是寒氣還是日照都在發生着變化,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農村中流傳着“春打六九頭,吃穿不用愁”的諺語,就是根據立春時間早晚,天氣對農作物生長的不同影響,來判斷來年的收成和年景。下面,我們就詳細地聊一下。
數九習俗古來久矣,也被稱為“冬九九”,為民間記載寒天與春暖的方法。三九四九時最冷,經九九八十一天後,桃花綻開,寒去暖來。其中,流傳着兩種不同的數九方法。
冬至數九,是按照二十四節氣太陽的運行來數。農村中的有經驗的老人認為,實則為數陽,能夠較好地預測何時春暖花開。所以,數九歌也是這樣的:
“一陽二陽不出手,三陽四陽冰上走,五陽六陽,沿河看柳;七陽河開,八陽燕來,九陽加一陽,耕牛遍地走。
另一種是逢壬數九,根據幹支曆中的陰陽理論,利用陰陽此消彼長,來判斷寒暖的交替,即所謂“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
那麼,“春打六九頭”是什麼意思呢?
這裡,我們就引出另外一個重要的節氣—立春。立春為春天的第一個節氣,與冬至一樣均屬于八節之一。在二十四節氣中,冬至與立春的中間隔了小寒與大寒,每個節氣15天,加上冬至節,共計45天,正好為五個九天數。
如果以冬至數九計算,則立春一般出現在六九頭。由于立春時間并不固定,往往會出現在2月3号到4号之間,所以就會出現或早一天或晚一天的情況,立春有時也會出現在五九尾。
無論出現在五九末尾,還是六九的開頭,有個規律,那就是看立春的時間,一般來說,如果立春出現在上午10點之前,則在六九開頭,否則就會出現在五九的末尾。
那麼,2021年立春會出現在什麼時間呢?
查看2022年日曆,我們可以知道立春出現在2月4日,即農曆的正月初四,正逢六九的頭一天。說到這裡,可能有人要問,立春時間僅差一天難道有區别嗎?是的,在農村俗語裡,甚至有截然不同的年景預測。
農村俗語認為“春打六九頭,吃喝不用愁”,而“春打五九尾,家家邁不開腿”,一個是豐年,另一個卻是荒年的征兆,這又是咋回事兒呢?
實際上,人們之所以得出這樣判斷,與倒春寒有關,有句俗話這樣說,“春打五九尾,來年倒春寒”。
人們對倒春寒的恐懼,特别是在靠天吃飯的年代,是與天俱來的。而說到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經驗積累和總結。如果非要尋求科學道理,那就是“打春之後别歡喜,還有40天的冷空氣”,時間越靠前,寒氣就可能越強,越容易出現倒春寒。
目前,在我們看來,倒春寒隻是一種突發的天氣,在自然規律中經常發生,甚至近幾年已成為常态。今年由于遭受了雙拉尼娜的影響,有關部門已經提前預測,明年春天可能出現極端低溫天氣,所以防災減災刻不容緩。
而對于倒春寒,随着科學技術水平提高,防禦措施逐漸成熟,即使出現,也不會出現災荒年景,明年豐收的好年景依然值得期待,更何況,2022年為“春打六九頭“的好兆頭,已經有很多年已經不見了,希望明年風調雨順,人民富足安康。#農民##2021生機大會#
朋友們,您對此怎麼看?歡迎大家留言評論,我們一起熱切交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