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2022青島各區人均可支配收入

2022青島各區人均可支配收入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6-26 07:06:20

(來源:回瀾聽濤)

15個新一線城市,哪兒的居民最有錢?

早在二月初,國家統計局青島調查隊就發布了抽樣調查結果,2020年青島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156元,同比增長3.7%。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55905元,同比增長2.6%;農村居民人均23656元,同比增長4.8%,增幅高于城鎮水平,城鄉收入比同比縮小。

2022青島各區人均可支配收入(15個新一線城市曬人均可支配收入)1

這樣的成績橫向比對,更有參考價值。随着鄭州和西安的2020年統計公報發布,15個新一線城市的人均收入排行也正式出爐:蘇州領跑,杭州和南京緊随其後,這三座城市人均收入都超過了6萬元。青島排在第七位,位于榜單的正中間。人均可支配收入未過4萬元大關的城市有三個,重慶、西安、鄭州。

2022青島各區人均可支配收入(15個新一線城市曬人均可支配收入)2

提起“人均可支配收入”,确實是反映人民生活的一個重要指标,卻也經常遭受質疑——地區經濟差異,行業收入差異,城鄉差異都會給統計數據的準确性帶來或大或小的影響。

以核算方式為例,目前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按照家庭為單位進行核算的。但參考現實,年輕家庭自有住房擁有率較低,由于沒有退休人口,轉移淨收入基本上都是負值。因此,人均可支配收入隻是統計上的一種指标,很難對應到每個具體家庭上。可即便如此,這個指标,依然能看出特定時間段内經濟發展對人民生活産生了怎樣的影響。

以區域劃分來看,長三角片區蘇、杭、甯的領先優勢毋庸置疑。尤其是被譽為“地表最強地級市”的蘇州,人均可支配收入62582元,不僅能于新一線中拔得頭籌,放在全國比拼也僅次于北上廣深這四大一線城市,位居全國第五。

珠三角的東莞、佛山緊随其後,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相近,分别是56533元和56245元。與長三角相比,這裡的勞動密集型企業較多,整體收入略低。

成績尤為惹眼的,是人均收入領跑長江中部和西南片區、甚至力壓東部沿海地區青島和天津的長沙。這幾座城市中,重慶地廣人多、體量近乎于一個省,平均下來的數據參考意義不大。此外的武漢、成都,都落後于長沙2到4個身位。而作為“收入高、房價低”的典範代表,長沙在2021年新一線城市主城區居民幸福指數排行榜上,也以0.34的最高分位列第一。

2022青島各區人均可支配收入(15個新一線城市曬人均可支配收入)3

圖片來源:長沙市人民政府官網

再來看北方城市,青島在幾座城中位次最靠前,身後依次是天津、沈陽、鄭州和西安。15個新一線城市,全體居民人均收入低于4萬元的3個城市有兩個在北方。特别是近年來經濟發展勢頭迅猛的鄭州,平均下來後暴露出了明顯的短闆。

與長江流域的樞紐城市武漢相比,後者作為華中地區的戰略高地,隻拿出“人才資源”一項鄭州就難以比肩。武漢,大學生數量全球第一,為産業發展做足了人才儲備;重點名牌大學就業指數及十年後畢業職業發展,都遠超河南本土。鄭州一流大學和科研機構較少,整體科創能力不突出。而這也是榜單上北方城市整體落後的縮影——新興産業發展水平,會直接影響到居民收入的水平。

以此為鑒,重新審視差距越拉越大的居民人均收入,似乎就更好理解了——增長方式上的差異,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城市排行上的格局。

2022青島各區人均可支配收入(15個新一線城市曬人均可支配收入)4

圖片來源:蘇州市人民政府官網

蘇州為什麼“猛”?天時地利很難複制——背靠上海,“王者”的輻射帶動作用、溢出效應是其他城市無法分享的紅利,無論是改革開放後蘇州外向型經濟的發展,還是近年來高新技術産業的發展,上海的服務和輻射作用對它都非常關鍵。2020年蘇州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數、認定數、淨增數和有效數創曆史新高,高新技術企業達9772家,同樣隻低于四大一線城市,位居全國第五。

杭州為什麼“強”?作為民營經濟最發達省份的省會,杭州聚集了衆多大型民企總部。而“電商之都”的新标簽,更是立足于二産之上的新經濟業态。2020年,杭州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實現增加值4290億,占GDP比重26.6%。

長沙為什麼後來居上?依然在享受城鎮化、工業化帶來的紅利——裝備制造業、文化産業、醫藥、汽車齊頭并進。以裝備制造業為例,2020年,三一集團、、山河智能、鐵建重工再次入圍全球工程機械50強,實體經濟的堅實不僅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同樣也給居民收入水平提供了可靠屏障。更讓人驚歎的是,長沙多年以來“堅挺”的低房價。前一陣,熱搜上“6.4年買100平米房”引發了無數年輕人的感慨,什麼是幸福?掙得多、花得少、攢得下,這就是幸福。

2022青島各區人均可支配收入(15個新一線城市曬人均可支配收入)5

比照身前的這幾個城市,青島手裡的底牌其實并不差。2020年疫情沖擊之下,更顯實業的重要性。青島擁有結構完備的工業體系,涵蓋全部41個工業門類中的39個。而在此基礎上打造工業互聯網之都,正是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培育壯大新興産業的必經之路。而以工業互聯、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四新經濟”,也正逐步成為拉動新舊動能轉換提速的主核引擎。

夯實二産、做足增量,必然會帶來更多的就業崗位,吸引農村人口進城務工以及外地的打工人重返青島、建設青島。這也是疫情下青島消費支出保持增長的背景:2020年全國最富有的兩座城市上海、北京,分别出現了人均消費支出下降。而青島居民人均消費卻首次突破了3萬元,同比增長了2.7%,其中醫療保障、教育文化娛樂增長得尤為明顯。

2022青島各區人均可支配收入(15個新一線城市曬人均可支配收入)6

重塑傳統制造業的同時,青島也在金融、互聯網等新賽道上尋找着進位趕超的機會。在2020年6月份公布的新一線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上,青島位次并不理想,僅列于合肥和佛山之前。在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人群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消費成熟度指數上,成績也差強人意。而這也是青島在頂級城市競争中,錨定現代服務業、躍升城市能級的原因所在。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一月主城區居民幸福指數排行上,青島與排在第一位的蘇州相近,高過第二位的杭州。究其原因,還在于适中的房價和相對和緩的高峰通勤。

收入作為衡量幸福生活的指标之一,并不能定義幸福的全部。同樣,城市之間的競争也不僅僅是“錢多錢少”一項,更為綜合立體。新的一年又是新的一輪賽程,青島人的錢袋子還會更鼓一些嗎?

2022青島各區人均可支配收入(15個新一線城市曬人均可支配收入)7

I回瀾聽濤I

2020年青島人均年收入47156元,你拖後腿了嗎?#青島 #收入

視頻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