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除了說“武漢加油”“中國加油”,很多中學生也寫起了作文。而這位中學生更特别,寫了抗疫版《木蘭辭》。
1.
《木蘭辭》
賈恒力(建蘭中學八11班)
唧唧複唧唧,木蘭刷機屏。不聞音樂聲,唯聞女歎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有所思,女亦有所憶。新冠毒魔肆,江城鏖戰急。國難喚英雄,血書請長纓。莫能侍雙親,願為國效力。
東院備口罩,西院備藥方,南院防護袍,北院呼吸器。削我垂絲發,脫我俊俏裳。感時花濺淚,恨别心依依。
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著我戰時袍,壯懷意志堅。精兵三萬餘,團隊一盤棋。相逢非故人,四海皆兄弟。百戰穿金甲,不破終不棄。
同胞損二千,淚飛傾盆雨。殹者漫七萬,勸君有所思。人類諧自然,道道出難題。宇宙無窮大,變化無窮已。未來卻已來,世界待後生。有心駕長車,無志枉少年。狂魔猙獰舞,戮敵仗科技。
曆覽瘟神事,悲歡逐逝波。消滅血吸蟲,齊心摧非典。衆志一何大,中華一何堅,爾今小冠狀,安能反天穹?華山自有路,雨後見彩虹。
臘梅淩雪香,杜鵑映山紅。松柏萬年青,春櫻三月豔。待到春花爛漫時,還鄉花木蘭,何需辨我是雌雄。
《木蘭辭》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樂府詩,又被稱為《木蘭詩》,出現在人教版語文課本七年級下冊。
這篇抗疫版《木蘭辭》的作者賈恒力,是杭州一位初二男生,他坦言:“我上個學期語文課剛學過《木蘭詩》,當下全國醫護人員奔赴抗疫前線,恰似木蘭替父遠征,借古典傳奇叙今世英雄,我認為挺巧妙的。
文言文語言精煉,一字一句十分有力道,讀起來朗朗上口。同時這也是我們學過的知識,運用學過的知識,磨煉文字能力,拓展語文思維,也算是鍛煉一下自己。古為今用也算是一種文化傳承。”
2.
而賈恒力的同班同學張恩同,也寫了一篇文言文版的《抗疫英雄傳》。
抗疫英雄傳
張恩同(建蘭中學八11班)
庚子鼠年,疫亟襲中華,九州之難也。舉國振怖,聞之愀然;而神龍霧列,才俊星馳。江城疫尤危,群賢畢至焉。雖防疫之難,難于上青天。然志若磐石,幾難見摧殘。
然則奚得此疫?服翼者,百毒具也。或食之亦得毒,由是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毒得發也。天地固諧:蒼湧白雲,原走青林;河馳浩湯,山立崔嵬。狼奔豕突,獅吼虎嘯;魚遊碧水,鳥翔夷野。人适萬物易:樹伏如卒卒,花枯若玉殒。河共墨一色,獸或化泥、或為食。
幸馮唐不老,李廣可封;廉頗未衰,其尚能飯。絕德隆望尊者,鐘南山、李蘭娟院士也。年逾古稀,毅然規往。微非之,鄂局益危。醫者奉扁鵲、華佗之術,官者崇周公、孔明之誠,蓋其兩者得兼也。先達若漢時子房、明時守仁,抗疫不患矣。
然梅毋未經徹骨寒,才毋未經破萬卷。非失難得也。韋長春者,臨安人也,居戎數年,今有請纓防疫,未嘗渎職苟務。每至子夜,勞作不辍;赀阙之時,盡瘁奉力。由是民敬之。若天公,必永生。而恨生之須臾,羨河江之萬世。陽春既至,而長春逝。由是民悼之。裕祿不謀孔方兄,繁森蔭蔽後無窮。魂升亦作天上聖,魄散尤為鬼中雄。
人往矣,可傷之事非獨之。方圜難周,異道難安。江城固好,衙嘗敗朽。殆自欺求僞甯,背繩墨求無事。驟雨将至人間,漫夜且之下界,苟光為滅,奚不咨嗟?幸得易官,事未劇也。當學嘉慶誅和珅,不效隆基寵祿山。疫如明鑒明人性,重手不出不解危。
士逝衙有敗,力戰者弗阙。江城張定宇,嘗援汶及外邦。今身在燕然,罹劇疾而不拒,肌漸凍而不止。每有務必躬往,雖勞不殆。具是志非獨之,江城之人皆有也。身疲而志堅,體乏而心強,是以活民也。
餘非居鄂,挑達廬中。西向望,若見臨病榻者畢力平險,意疫不患也。
此誠危急之秋也,人無不憫然。顧往,縱金師兇神、倭寇惡煞,中華血脈未嘗斷也。微矣此疫,何足道哉?聚中華赤心,頑石尚斷,病毒何懼?山如睚眦拔地起,水若萬駿亘無際。龍遊淺灘則無力,馬奔崎岖難見技。穹雖陰霾人不戚,雨後更有懸天日。疫雖猙獰人不懼,誓以畢力挽布衣。惟願回首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