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sketch動效設計教程

sketch動效設計教程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1-12 19:02:37

sketch動效設計教程(一款輕量易用的矢量設計UI工具)1

Sketch的界面設計非常簡潔。工具箱包含了最重要的操作。左側管理圖層,右側編輯圖層,中間就是創作的大畫布。

畫布

Sketch 的畫布尺寸是無限的,可以随意發揮。可以在畫布上直接創作,也可以新建固定尺寸的畫闆創作,畫闆數不受限制。

編輯器

對齊、坐标、大小、透明度、對稱、角度、圓角

position:坐标

size:大小

trasform:角度

flip:對稱

radius:圓角

sketch動效設計教程(一款輕量易用的矢量設計UI工具)2

樣式屬性

邊框與填充你可以根據需要勾選,可以控制它們的透明度與疊加模式,也可以分别控制它們的顔色、透明度與疊加模式等。

帶“ ”的都可以重複多次添加(疊加)

opacity:透明度

blending:疊加模式

fills:填充

borders:描邊

position:位置(描邊)

shadows:内陰影

inner shadows:外陰影

gaussian blur:高斯模糊

sketch動效設計教程(一款輕量易用的矢量設計UI工具)3

圖層列表

多頁面操作

Sketch支持多頁面操作,你可以在圖層列表上面的按鈕裡面添加/删除或者轉換到其他頁面(或者用鍵盤上的 Page Up/Page Down來切換)。圖層列表始終隻會顯示當前頁面的圖層。

畫闆

sketch動效設計教程(一款輕量易用的矢量設計UI工具)4

蒙版

sketch動效設計教程(一款輕量易用的矢量設計UI工具)5

布爾運算

sketch動效設計教程(一款輕量易用的矢量設計UI工具)6

共享組件

sketch動效設計教程(一款輕量易用的矢量設計UI工具)7

工具欄

sketch動效設計教程(一款輕量易用的矢量設計UI工具)8

Sketch 的工具欄涵蓋了你創作當中所需要的所有工具。

你還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在自定義,右擊工具欄,進入Customize toolbar…來添加工具和快捷鍵。

圖層

圖層是 Sketch 中最基本的構成單位。在 Sketch 裡每個對象都有自己的圖層。

添加圖層

添加圖層最簡單的方式便是直接從工具欄選擇一個标準圖形,或使用快捷鍵。

sketch動效設計教程(一款輕量易用的矢量設計UI工具)9

圖層:單擊選擇,雙擊編輯

同時選擇多個圖層

按住 Shift 鍵選擇多個圖層。反之按住 Shift 鍵去點擊一個已經選中的圖層,則會取消選擇。

快速選擇組中的圖層

編組能方便的管理内容,有時還能預防無意的編輯操作。單擊組,整個組會被視為一個圖層,雙擊才會進入組内選擇具體圖形。

當然,一次直接選中某一具體圖層,按住 command 鍵,來直接選擇組裡的圖層。

同時按住 shift 鍵,則能選擇多個圖層。

移動圖層

按住 alt 鍵拖動圖層拷貝圖層,也可以command c/v。command D重複拷貝。

鍵盤

直接使用鍵盤調整圖層大小。相對于鼠标,使用鍵盤能更好實現精确到像素的調整。按住 command 鍵和方向鍵來操作。⌘→會将圖層寬度增加 1px,⌘←則會将寬度減少 1px。同樣的,⌘↓ 和 ⌘↑則分别将長度增加和減少 1px。同時按住 shift 鍵,每一次更改的數值将會變成 10 px。

縮放

改變一個圖層的大小時,它的式樣元素并不會随之變大變小:一個 24x10的圖形上 4px的描邊在這個圖形被拉伸至 240x240的時候,将仍保持 4px的描邊。想同時改變的話那就需要使用編輯菜單當中的縮放工具。

圖層透明度快捷鍵

選中一個圖層,按 1-9 的數字快捷鍵來快速将圖層透明度從 10% 調至 90%,按下0則會将透明度調至100%。

填充

Sketch 裡為圖形填充純色、漸變、圖片(或圖案)以及雜色。

填充選項從左至右分别是:

・純色

・線性漸變

・徑向漸變

・環形漸變

・圖案填充

・雜色填充

sketch動效設計教程(一款輕量易用的矢量設計UI工具)10

描邊

除了文本之外的所有圖層都可以有添加描邊,可以給邊框設定不同的粗細、顔色和混合模式。

邊框選項從左至右分别是:

・純色填充

・線性漸變

・徑向漸變

・環形漸變

sketch動效設計教程(一款輕量易用的矢量設計UI工具)11

描邊屬性設置

sketch動效設計教程(一款輕量易用的矢量設計UI工具)12

陰影

sketch動效設計教程(一款輕量易用的矢量設計UI工具)13

模糊

sketch動效設計教程(一款輕量易用的矢量設計UI工具)14

Sketch提供了四種不同的模糊方式,可以在模糊工具的區域中進行選擇:

・高斯模糊(Gaussian Blur):能讓圖層均勻的模糊

・動态模糊 (Motion Blur):僅向一個方向模糊,造成一種運動的錯覺

・縮放模糊 (Zoom Blur) :從一個特定的點向外模糊

・背景模糊 (Background Blur) :将圖層下一層的内容模糊

編組

command G

添加畫闆

添加新畫闆,添加 > 畫闆 (Insert > Artboard), command D 的快捷鍵來重複添加畫闆。

畫布

放大

按住 command 鍵并滾動鼠标滾輪來放大查看。

按住Z 鍵 鼠标框選來快速放大某一特定區域(option Z縮小)。

距離

按住option 鍵,Sketch會顯示出已選中的圖層和的鼠标現在所懸浮的圖層之間的距離。

sketch動效設計教程(一款輕量易用的矢量設計UI工具)15

導出

文件 > 導出… (File > Export…) 或者直接單擊工具欄中的導出按鈕。

圖層 VS 切片

sketch動效設計教程(一款輕量易用的矢量設計UI工具)16

sketch動效設計教程(一款輕量易用的矢量設計UI工具)17

選中畫闆或者切圖,單擊檢查器底端的 Make Exportable,設置前綴,選擇圖片格式。

添加切片

添加 > 切片(Insert > Slice),并在畫布上單擊拖動鼠标創建一個新的切片區域。在切片工具中,也可以直接直接單擊一個圖層,Sketch 會立即圍繞那個圖層建立一個新的切片。

命名

可以為每一個切片單獨命名,同時他們也會以這個名字保存進磁盤。

小技巧:在文件名中加入了一個斜杠 (一個"/"),那麼Sketch就會自動新建一個文件夾,并把這個文件放入其中。如果将切片命名為 foo/bar.png ,那麼Sketch會先創建一個叫做 foo 的文件夾,然後在裡面創建一個叫 bar.png 的圖片。

支持導出的文件格式

JPG、PNG、TIFF、PDF、EPS、SVG:

不支持導出的文件格式

PSD: Photoshop 文件是封閉且不支持導出的,如果有Adobe CC的套件,可以将PS文件導出為 .PDF,并導入Illustrator。

AI: Sketch目前不支持.AI文件,但是Illustrator可以打開從 Sketch 裡導出的 .PDF 或 .SVG 文件。

導入

支持導入的文件格式

JPG、PNG、TIFF、SVG(Sketch 支持導入 SVG 文件,但是可能并不是100%,目前 SVG 有一些概念我們還不支持)、PDF 、 EPS(Sketch 支持導入 PDF 和 EPS 文件,但是和 SVG 一樣,有一些概念無法支持,文件内容可能無法完整顯示)

不支持導入的文件格式

PSD: Sketch 隻能以位圖形式打開 .psd 文件。

AI: Sketch 隻能以位圖形式打開 .ai 文件。

快捷鍵

Sketch 有一系列為數不多但相當實用的快捷鍵,他們能大大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通用快捷鍵

・control h: 觸發選區手柄

・control l: 觸發自動參考線

・control g: 觸發網格

・Space: 抓手工具

・Enter: 編輯所選圖層

・⌘ 3: 滾動至所選圖層

・⌘ 2: 放大所選圖層

・Z: 放大工具。按住 Z 鍵,用鼠标單擊拖拽出一個區域放大。縮小啧使用 Z alt 再用鼠标單擊。

・Escape: 退出當前工具,取消選擇所有圖層或返回檢查器。

・Tab/Shift-tab: 在當前群組中切換不同圖層。

添加圖層

・R: 添加一個矩形

・O: 添加一個橢圓

・L: 添加一條直線

・U: 添加一個圓角矩形

・T: 添加一個文本圖層

・V: 添加矢量圖層

・P: 鉛筆工具

移動圖層 & 更改尺寸

・alt 拖拽鼠标: 複制一個圖層

・alt 鼠标懸停: 顯示兩個圖層之間的距離

・alt 更改圖形尺寸: 兩邊對稱的更改圖形尺寸

・shift 更改圖形尺寸: 等比更改圖形大小

隐藏命令 :Sketch 有一些隐藏的偏好設置,對于一些特定的使用需求将會很有用。想要使用這些指令,進入到 Mac 下的 “終端” ,然後輸入這些命令。重啟 Sketch 即會生效。要想關閉其中的任何一項設置,把命令中的 YES 改成 NO 即可,反之亦然。

defaults write com.bohemiancoding.sketch svgExportSkipAssignIdToLayerName -bool YES

例如上面這條指令被設置成 YES, 圖片導出 SVG 格式時,Sketch 就不會使用圖層 ID 作為名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