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旅行是每個人都向往的一件事,不少人有自己的小算盤,規劃着自己老了之後要去哪些地方遊玩、要去吃哪裡的小吃,現在網絡上也流行着一句話叫做“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的确,在辛勤工作了大半輩子後誰不想在自己精力尚存的時候多去欣賞外邊的美景,更何況現在交通發達,想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去隻要動動手指買張票就可以了。
其實古人中也有不少愛旅遊的人,即使以前行路不便也阻擋不了他們的熱情。王灣就是個這樣的人,更妙的是他還是一位詩人,本文介紹的《次北固山下》便是他在旅途中所寫。
詩的首聯“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介紹背景。“青山”也就是北固山,詩人常常往返于江浙地區,今日他到達了北固山。另外這句話還隐隐地告訴了讀者現在的時節,從一個青字便可看出,山巒褪去了往日的銀裝披上了綠葉,放眼望去好似在山上鋪了一層綠色的毯子,表明時間已經接近春天了。那麼我如今在哪呢?哦,原來詩人正坐在江上的一艘小船裡。
颔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則進一步交代了周圍的環境。漲潮之後的江水越發的遼闊,一股勁風吹來掀起了船帆。這句話的精妙之處在“正”字,一個僅有五筆的字卻能将船帆鼓起的畫面描述出來,雖沒有說風力多大,但通過這個字我們便能直觀地感受出來。
頸聯是一句千古名句“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說它是千古名句,其一是對仗十分工整,當時曾被當朝宰相懸挂于廳堂之上,其二便是描述的景物大氣磅礴。一輪殘月緩緩落下,時間雖然還是冬天這裡卻已如春天一般溫暖。
那麼到這句就更加印證了首聯關于時節的暗示。其中一個“入”更加傳神,入這個字給人一種強迫之感,像我們常說的“入室搶劫”,這裡的“入”便表明了非自願,在冬天裡強行插入了春天,詩人将冷冰冰的季節寫活了!另外此句也帶有新舊交替之意,月有陰晴,季節不斷更替,一切都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之中。
尾聯“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則收蓄了情感。看到月亮詩人便想起了自己的家,旅行固然快樂,可是旅行又代表着要與家人分離。此刻我身處異鄉,眼前升起一片殘月,月亮與它的另一半分離,我此時也與我的家人們分開了。自己寄出的鄉書将要寄到何處,雁群降落的洛陽便是目的地。上一聯的哀景觸發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唯有将這種感情傾注在信中才能稍稍緩解對家人的思念、對故鄉的思念。
千古以來人們對王灣的這首詩評價也是非常之高,其實不光《次北固山下》脍炙人口,王灣的《奉使登終南山》《閏月七日織女》等詩也同樣出名。王灣的學曆不低,714年前後進士及第,在朝廷任職。他的命運也不錯,正好趕上了開元盛世。這些微妙的元素疊加起來造就了這樣一首名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