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五分鐘讓你讀懂cpi

五分鐘讓你讀懂cpi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4 21:24:28

五分鐘讓你讀懂cpi?錢江晚報 圖源:視覺中國,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五分鐘讓你讀懂cpi?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五分鐘讓你讀懂cpi(它的漲跌和我們家有啥關系)1

五分鐘讓你讀懂cpi

錢江晚報

圖源:視覺中國

據央視财經報道: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9%。低于漲幅3%左右的全年預期目标。2021年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5%,環比下降0.3%。

疫情持續時間久了,最終影響的還是經濟,就是我們的生活。

最近這兩則關于中美兩國CPI(Consumer Price Index)數據的新聞,就像一篇閱讀理解,字少事大。我們應該怎麼去看清它們背後隐藏的國家經濟形勢和全球故事呢?

先來了解一下CPI。相信稍有些經濟學知識的同學們都知道,這是一個物價指數。人民生活幸不幸福,很多時候從這個數據上就能夠看出來。

如果CPI數據很高,那就意味着商品在漲價。比如同樣一把青菜,上個月是5塊錢一把,這個月變成6塊錢一把了,算一下漲了20%。感覺漲得太猛了。

當然,一個國家的CPI指數并不是這麼簡單地計算出來的,一把青菜并不能代表物價全貌,它還包括很多東西,比如食品、衣物、房租、交通、服務等等。不然的話,光是一把青菜漲了一塊錢,就足以擠爆CPI的警戒線(通常,我國CPI的警戒線基本設定在3%左右,超過這個數值,國家就會對經濟進行一定的調控)。

這個數據對居民生活、國家宏觀經濟等十分重要,它的出現讓本來一些比較模糊的經濟現象有了比較準确的衡量标準。

這是1823年由一個統計學家提出的,選擇一系列特定的商品和服務價格,來測算物價指數的變化情況。他開創的這個思路,成為今天世界各國計算通貨膨脹方法的老祖宗。

1962年,在第10屆國際勞動統計學家大會上,與會經濟學家一緻同意,采用具有廣泛意義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CPI)來代指物價整體變化,于是,CPI就變成了各國普遍使用的“通脹率”的來源。

我們經常聽到的通貨膨脹(簡稱通脹)、通貨緊縮這兩個詞,也是根據這個指數變化來得出的。通貨膨脹就是貨币貶值、物價上漲,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于社會總供給,通脹說白了就是,市面上流通的錢太多了;通貨緊縮則相反。

本來,通貨膨脹這件事,基本屬于一個國家的内部經濟問題,但這兩年,因為疫情原因,通貨膨脹成為了全球經濟問題。

我們來看看通貨膨脹是怎麼成為一件讓全球經濟都發抖的事的。

疫情一來,不管是生産還是消費都受到影響,那麼整體經濟都會受到影響。為了保持經濟活力,各國都在想辦法。美國的辦法就是采取貨币寬松政策,說白了就是發放現金刺激消費、公布基建計劃刺激生産和就業。但是國庫沒有那麼多的現金儲備可供發放,也沒有那麼多的錢支付基建費用,這怎麼辦?開動印鈔機加大馬力印錢啊。據統計,這兩年美國多印了過去100年鈔票總量的30%。

對于一般國家來說,大量印鈔會引發通脹并最終導緻本國貨币崩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津巴布韋。

在上世紀80年代初,津巴布韋資源豐富,可是一個富國,淪落到今天的地步,除了經濟制裁外,濫用金融力量也是重要原因,不管是發工資、還外債還是刺激消費,統統都是直接印錢發錢來解決。而津巴布韋并沒有黃金儲備,到2008年,通貨膨脹率已經達到天文數字,以緻後來一度取消了CPI的統計。最終結果,錢就成了一堆買不到東西的廢紙。

大家會問,那美國難道不怕會像津巴布韋一樣嗎?美國暫時不怕,因為美元是世界貨币,大家都認它,很多國家的外彙儲備主要組成部分是美元資産,比如中國,到去年末約有3.2萬億美元資産。甚至有些國家,美元幾乎就是第二貨币。

形成這種局面是有長期的曆史原因的,我們曾詳細說過“以美元為中心”的形成過程。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美國仗着美元霸權,一旦碰到什麼解決不了的經濟問題,就大規模印鈔,把危機轉嫁它國,實際上就是讓全球為美國的經濟買單。

想一想,全球大多數國家以美元為外彙儲備,而貨币又是緊跟着國家的實體經濟走的,這就等于是這麼多國家的經濟都變相在為美元作擔保。那麼大量印發的美元就因為可以分攤到世界各國的頭上,而引發的通脹,自然也是由各國來平攤承擔了。

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時,美國就靠這一招讓美國經濟走出了泥沼。當時在一系列的拯救行為特别是利用利率調節這一常規政策不能奏效後,美聯儲決定采取“量化寬松”貨币政策,就是向市場增加貨币供給,說白了就一句話——刺激消費。

而當時美聯儲的家底是8200噸黃金儲備,将其全部抛售也僅值2700億美元左右,算下來連計劃購買3000億國債的錢都不夠,顯然這所謂的救市計劃就是加大馬力開印鈔機,這将導緻美元的貶值,也就意味着各國手裡的美元資産縮水貶值。所以世界各國很生氣,但也沒有什麼辦法,隻好跟着一起通脹。

這也是為什麼我國及一些國家近些年一直緻力于擺脫美元霸權的原因,也是為什麼我國大力發展數字貨币的原因,這會是一條擺脫美元體系、建立人民币國際化的新通道。

數字貨币基于區塊鍊技術,在國際貿易中,如果兩國互相認可對方的數字貨币或是認可人民币數字貨币,那麼就完全可以抛開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資金清算系統,進行點對點的結算。

把遇到問題就印鈔的做法當作萬能靈藥的美國,在疫情來襲後,又開始執行貨币寬松政策,開動印鈔機,把大量美元投放到全球貿易市場,再一次想讓全世界幫助美國渡過疫情下的經濟關。這就是讓全球經濟都跟着美國的通脹而發抖的原因。

白宮開始每周給老百姓發500美元的現金。這可和2020年我國發放的消費券不是一回事,我們發放的消費券實際上不能直接當現金花,是在刺激消費的基礎上降低百姓購物的壓力,而且還有使用期限。發放現金則不同,現金仍有可能不會投入到消費。那麼所謂刺激消費的初衷就有可能不會實現,而實實在在的錢卻從政府的手中發了出去。

因此,造成的後果除了鈔票泛濫,還有失業率的提高。坐在家裡收入可能比出去工作還多,誰還願意出去工作呢?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這一兩年來,美國的失業率也是跟着居高不下。去年12月美國非農就業數據顯示,新增就業人數僅為19.9萬,增幅創一年來新低,僅為市場預期人數的一半。

美國沒想到搬起的這塊美元磚卻砸了自己的腳趾頭。在短時間内,美國經濟确實開始複蘇,美股再創新高,但時間一長,便不奏效了。因為轉嫁壓力畢竟會有個限度,而且因為疫情常态化,催化了國與國的纏鬥,使得國際供應鍊中斷的風險逐漸加大。

這也從側面說明了,美元霸權受到了挑戰,它不能再肆意地對全球施壓。

自2021年4月CPI大漲4.2%之後(美聯儲對通脹指标的目标是2%),美國CPI數據就在漲漲漲的路上狂奔而去,直到去年12月出現超過7%的數據。而上一次美國CPI超過7%的時候還在1982年,正是美國經濟處于大衰退時期。

就在1月19日,美國總統拜登對自己過去一年的表現總結為“已超出所有人的預期”。但是民衆與拜登的自我感覺唱了反調:62%的受訪者不贊成白宮管理經濟的方式,更有多達七成的受訪者認為白宮未能有效管控通貨膨脹。

那麼,美國通脹率高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我們要記住一句話:這是一個全球一體化的時代,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

因為美國肆無忌憚的印鈔放水,已經讓巴西、土耳其、俄羅斯等許多國家遭受到了損失,世界各地已出現通貨膨脹、美元貶值之相。

如果再進一步下去,我們可以設想,各國的外彙儲備就會迅速貶值,那麼用美元結算的國際貿易就會縮減,各國的出口萎靡,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就會出現。

如果美國的通脹沒有得到有效控制,那麼就會陷入如1970年代的大滞脹(在經濟不發展的情況下還不斷通脹,等于是在倒退)情況,最終的結果又是全世界為其買單。那一輪的滞脹持續了13年,造成大量企業倒閉,工人失業,經濟增長停滞。直到1983年,美國才再次迎來經濟增長高峰。

而如今,全球糧食、油價和原材料上漲的端倪已經出現了,而這些又都是工業生産的基礎。

大家是否還記得疫情時油價曾一度跌到負數?而現在油價已經一路漲到85美元一桶了,眼看着還在不斷漲。雖然其中有經濟複蘇的原因,但通脹的因素也很大。油價漲就會引起成本提高,最終引起所有商品漲價。F

這就是美國通脹帶給大家的壓力,因為它是全球第一大産油國,擁有很大的對石油的定價權。原油的漲價勢必對全球經濟造成很大的影響,對各國的CPI造成影響。

這兩年來,我們一直警惕着美國的通脹情況,以盡量減小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再者,我們與世界其它各國一起,一直在緻力于尋求去美元化的方案,以降低美國經濟現狀給全球經濟帶來的影響。

隻有我們的國内通脹不失控,才能對高油價有更大的承受力,才能盡力地把美國的通脹影響降下來,讓這股全球通脹的風徐徐地吹而不是突然刮得太猛烈。畢竟現在的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多方調控下,有一定的承壓力。

如今的美國不敢再印錢,特别是進入2022年後,美國政府和美聯儲已多次放出風聲要通過加息的手段來緩解通脹壓力。

但不管怎樣,在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下,美國的所作所為,仍會對我國造成影響。

所以,對大洋彼岸的漲漲漲,我們無法隔岸觀火。

(原标題《CPI的漲跌和我們家有啥關系》。編輯 左佑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