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95.
君子而詐善,無異小人之肆惡;君子而改節,不及小人之自新。=================================
【解讀】:
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僞裝心地善良的正人君子,和無惡不作的邪僻小人并沒有什麼區别;一個正人君子如果改變自己所堅守的節操,他的品格還不如一個毅然痛改前非而重新做人的小人。
【評論】:
感覺這句話是不是對君子的要求過高了一些,而對小人的要求過低了一些呢?我們說某個人是僞君子,那麼他至少是做過一些像些君子的事情的,而且做過的像君子的事恐怕遠遠多于一時暴露的小人所做的事。僞君子做過的壞事和好事比較起來,可能壞事隻占1%,好事卻占99%,因為這1%的壞事便以為他做的99%都是欺騙,是不是對君子的要求過高了?
而對于真小人,平常做事理直氣壯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做了99%的壞事,最後的1%卻翻然悔悟做了一件好事,由此便肯定這樣的真小人,我們是不是對小人的制約标準也太低了些?
由于普通人既不會高尚到真君子的标準,也不會徹底淪落為真小人的地步,所以日常生活中,對普通人我們甯要僞君子多一點,也要真小人少一點,因為普通人說到底是理性人和經濟人,我們不應在道德上對任何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一個人去努力做君子,不管他是不是真心去做,至少說明他心中還有一種道德上的羞恥心和規則上的約束感。而真小人則是做什麼壞事都理直氣壯,自以為是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做了壞事還自以為光明磊落,侵害了别人還心安理得,這樣的真小人,越少越好。
當然,僞君子招人厭的原因是平常做好事多,大家于是都形成普遍認知,以為這是個好人,于是給了更多的尊敬和利益,而一旦暴露小人的本質,可能一下子便能騙取大家巨大的利益,或者傷害了大家對他的信任,僞君子要是作惡,令人防不勝防,無法接受。而真小人平常公開作惡管了,大家已經習慣了他的行為模式,因而平常就有防範之心甚至麻木感,對他做的惡都能預測甚至一定程度上防範,這樣的惡讓人心理上好歹适應一些,沒有被欺騙的感覺。所以有些人喊出“甯要真小人,不要僞君子”,這話聽起來有道理,但仔細分析起來,邏輯和事實上是站不住腳的。
如何對待僞君子和真小人?叫我說,絕大部分人既不是僞君子,也不是真小人,但多多少少有些僞君子、真小人的地方。對人這一社會個體,用小人君子來區分本身就是錯誤的,我們隻能說,有的人考慮個人利益多一些,有的人考慮公共利益多一些,在巨大的考驗面前,我們不否認有大公無私犧牲自我的人,但大多數人是自利的。孟子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話從邏輯上分析,是先要在“老吾老”“幼吾幼“的基礎上才可以“以及人之老”、“以及人之幼”,你說是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