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古希臘神話中女神的眼淚,也是《本草綱目》中老虎的魂魄,是大自然演繹的無聲畫片,又将億萬年的時光凝結……8月23日,“凝固的時光——世界蟲珀珍品展”在山西博物院開展。來自國内外的439件精美蟲珀,将從一塊頑石到藝術珍品的奇妙旅程以靜态的形式呈現,于方寸之間,刻錄億萬年前的生命印記。
琥珀,是中生代白垩紀至新生代第三紀的松柏科、杉科、豆科等植物的樹脂,被埋藏在地下,經曆億萬年沉積、搬運等地質作用和生物、化學作用後形成的樹脂化石。
蟲珀是此次展覽中重要的一個單元。因其形成是樹脂在流淌、滴落過程中猝不及防地吞沒小生物,曆經滄海桑田保存至今,所以蟲珀的出現十分偶然,更是難得。
在距今約1.36億年——6500萬年前的緬甸胡氏多齒誇父蛉珀标本前,本次展覽策展人劉丹向觀衆們介紹:這是一枚具有學術研究的蟲珀,其包含的昆蟲來自晚白垩世時期,胡氏多齒誇父蛉的發現為中國科學界在古生物研究領域增添了新的豐碑。“小小的一枚蟲珀,方寸間是億萬年前地球生物和環境的一個縮影,它将古老的生物定格在被包裹的一瞬,然後化身永恒,向現代人訴說遠古的神秘。”劉丹說。
穿過一段熱帶雨林般的綠色走廊,觀衆們通過晶瑩剔透的方寸間,看到蟲珀包裹着捕食者與獵物,是微觀世界的共存之道;看到“寄蜉蝣于天地”的凄美,是昆蟲愛情的“朝生暮死”;看到8000萬年前的羽毛,穿越曆史的洪流,是自然的厚重。
據“琥珀曆史與文化”單元介紹,琥珀不僅是獨具魅力的有機寶石,更是有生命的“活化石”。在歐洲,琥珀被稱為“北方黃金”“女神之淚”,有超過1萬年的開發利用史;在中國,琥珀也有“遺玉”“虎魄”“育沛”“頓牟”等别稱,對其利用至少可追溯至商代。《山海經》中也曾留下了關于琥珀的描述。
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琥珀都被認為是自然精髓、吉祥寶物。早期的琥珀僅限于皇宮貴族、神職人員使用,是身份、地位、财富的象征。同時,以琥珀為主的貿易和産業,對歐洲乃至世界的政治、經濟、文化産生了深遠影響。
本次展覽為期3個月。開展當日,正值暑假最後一周,展廳内迎來了一群小朋友。“小學語文四年級課本中有一篇課文《琥珀》,講得就是琥珀誕生的故事,今天我在博物館看到了好多如此漂亮的琥珀,感覺自己像走進了原始森林,觸摸到大自然的神奇。”小學生牛奕凡興奮地說。
與此前的展覽不同,本次展覽入口處放置了可供體驗的VR眼鏡,戴上之後觀衆們可以置身于億萬年前的森林中,感受一枚琥珀的形成。
來源:山西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