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宋文壇,辛棄疾是很特别的存在。他不像别的文人一樣,需要靠寫詩為文走上仕途,他的夢想在沙場,所以對他來說寫詞是一種消遣。正因如此,他的詞中總是表現出别具一格的率真和不羁。
在《西江月》中,他以稻花和蛙聲這兩樣别的文人不會碰的景物入詞,寫出了“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經典;在《賀新郎》中,他以“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吟出了自己的疏狂和不羁;在《菩薩蠻》中,他以“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彰顯着自己的霸氣。一首首經典之作,诠釋着不一樣的詞中之龍。
而在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詞中,辛棄疾表現出自己很有趣的一面,詞名《清平樂·村居》。全詞看似句句俗氣,兩宋更是無一名家點評,卻仍被不少人捧為經典。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
《清平樂·村居》
宋.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媪?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
22歲的辛棄疾曾以50餘人入幾十萬敵營,将叛兵擒回建康,從此一戰成名。但入仕途後沒過多久,他就被長期罷官。這首詞就寫于他閑居帶湖期間,村居的生活雖無法撫平他内心的惆怅,但确實給了他一絲安慰,在此期間他寫下了大量反映村居生活的作品,這首詞就是其中一首。
喜歡這首詞的人會覺得它太驚豔,而不喜歡的會覺得太土了。全詞為我們刻畫了村中一個普通人家的生活場景。詞的上片寫這家人的生活環境,碧草青青的小溪邊,有一間屋檐又小又低的茅屋,一家五口就生活在這裡。屋間有一對翁婦,老夫妻倆邊喝着小酒邊用吳語說着話兒。這兩句就像一個電影的長鏡頭一般一氣呵成,詞人僅用寥寥幾筆,就将畫面交代得清清楚楚,充滿着生活氣息,看似淺顯易懂,但卻極考慮遣詞的筆力。
詞的下片詞人将鏡頭一轉,一連寫了老夫妻的3個兒子。大兒子在田間鋤草,二兒子編着雞籠,而小兒子則卧于叢中剝蓮蓬。在這兩句中,“鋤豆”、“雞籠”等充滿着鄉土氣息的詞紛紛入詞,這就是有人覺得它土原因。但這些一般文人不會用的詞,對辛棄疾來說正是最真實的生活體驗。
在這下片中最妙的是最後一句,“最喜小兒亡賴”詞人用“亡賴”來形容這個小兒子,看上去有些貶義,其實是滿滿的寵愛。而“溪頭卧剝蓮蓬”中的“卧”,比起“躺”、“坐”、“睡”等詞更加靈動,将這位天真頑皮的兒童形象寫得躍然紙上,不可謂不高明。
縱觀全詞,從結構上通篇白描,一句一景,不用連詞卻能渾然天成,令人歎服。對人物形象的刻畫,詞人全部從人物的動作入手,簡潔明快。俨然間我們看到了一個藏在詞背後的辛棄疾,他撫着胡須,看着眼前這靜谧而又美好的一切,會心一笑。雖然夜幕來臨時,他或許還會“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但在看着這一家五口時他的内心是平靜的,或許這對他來說已是莫大的慰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