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小學寫人作文課評

小學寫人作文課評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7-09 00:17:44

小學寫人作文課評?我國著名小學語文特級教師賈志敏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19年2月5日13:53分在上海不幸去世,享年81歲賈志敏曾說:要當一個好的小學語文老師,需要一輩子的奮鬥,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小學寫人作文課評?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學寫人作文課評(教作文就是教做人)1

小學寫人作文課評

我國著名小學語文特級教師賈志敏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19年2月5日13:53分在上海不幸去世,享年81歲。賈志敏曾說:要當一個好的小學語文老師,需要一輩子的奮鬥。

賈志敏,著名小學語文特級教師,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逾50年。1992年,電視系列教學片《賈老師教作文》在中央及各地方電視台播出,引起社會廣泛關注。1994年,賈志敏被評為特級教師,1999年獲浦東開發建設特殊貢獻獎。他的課堂形成“以學生為主,以訓練為主,以激勵為主”的風格,在作文教學中形成了“高、趣、真、活、實”的特色,曾先後在海内外100多個地區講學。他的主要著作有:《賈老師教語文》、《賈老師評改作文》(系列叢書)、《賈老師讀小學作文》(系列叢書)、《賈老師對你說》、《一個校長的演講》等。

賈志敏兒子賈文駿稱:“父親頑強地與病魔抗争了将近十年。我們全家相信,在另一個沒有病痛的世界裡,他會繼續教出一批又一批的好學生、好徒弟!在我們心底,他永遠是那麼神采奕奕、風度翩翩、高貴儒雅,無盡的懷念永存!”賈文駿說。

教作文就是教做人,學作文就是學做人

語文究竟該怎麼教?近年來,雖年近八旬,但賈志敏仍堅守在語文教學的前線不斷探索。

他曾撰文稱,葉聖陶先生早在七十年前說過,“語,即口頭語言;文,即書面語言。語文課,是教師在課堂上借課文作例子,教會孩子說話和寫話。”教語文,有的是“教教材”;有的是“用教材教”。“教教材”,必定主次不分,面面俱到;“用教材教”,則目标明确,重點突出,内容豐富,效果顯著。一字之差,泾渭分明。

作為名師,賈志敏一直倡導“教作文就是教做人,學作文就是學做人。”他曾撰文稱,很多小朋友都怕作文,不少老師也不知道該怎麼教,其實教作文并不是那麼難,無非就是用筆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記錄下來。教作文一定要以學生為本位,引導學生用兒童的語言來表達。

山東章丘第二實驗小學教師焦麗輝是賈志敏的弟子之一。她說:“求真,是賈志敏奉行的教育理念。”為此,雖然身患重病,在過去的幾年間數次接受手術,但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依然撐着虛弱的身軀,做杏壇上的守望者,為語文教育發光發熱。近些年,由于看到“教師不真、研究者不真;方法不真、技巧不真、考試不真,導緻培養出的學生也不真”,他不顧疾病纏身,奔波于大江南北,講課、講座,孜孜不倦地指導年輕教師。

在一篇名為《我的語文教學求真夢》的文章中,賈志敏寫道:在我語文教學與求真之路上,多年來一直堅守了以下四條原則——語文老師目光要準、眼睛要“毒”、心地要善、嘴巴要甜。老師的任務是教書育人,我們表揚不要隻說“你真棒”,要讓他永生永世記得老師對他的期望和贊許,這就是教育的力量。有人問什麼是教育?教育是一門藝術,教育就是感化,教育就是幫助學生成長為一個有用的人。

“賈志敏老師是一本書:在學生面前,他是一本教科書;在老師面前,他是一本關于語文教學的書。”這是于永正老師對賈志敏老師的高度評價。2011年3月6日上午,在成都舉行的名家小學語文教學觀摩研讨會上,四川語文名師黃繼森聆聽了賈老師的作文課後表示,被他的人格魅力震撼了:“賈老師,他不隻是一本教科書,更是一棵不老松,是一盞明燈,是一座大山。”

他的語文教學影響幾代師生

賈志敏94年被評為特級教師,2000年被授予“浦東名師”稱号,2015年獲中國好教育燭光獎,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已逾50年,其中,42年的語文教學生涯影響了無數孩子和教師們的成長!

他常說:我是一名小學老師,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學語文教師。2009年,他被診斷出罹患癌症。8年裡,做了11次手術,如今,他依舊堅守講台。

他一面接受化療,一面拄着拐杖為年輕老師上示範課。賈老師說:“當年,我為了生活走上這三尺講台;今天,我離開這三尺講台則一刻也無法生活。”

他有教學五句話,至今看來仍值得我們學習。

第1句話:向“名師”學習,我的教學裡有大姐的影子

我不善教課,于是經常求教大姐。

大姐賈志勤,長我14歲,上海解放後,她在一所中學執教英語。由于曆史原因,後又改教漢語,同樣教得出色,頗受學生歡迎。

她教我如何把握教材,如何設計教案,如何駕馭課堂,如何評改學生的作文等。她待人真誠,學識淵博,語言生動,語感極佳。普普通通的一件事,隻要一經她叙述描繪,就會變得生動有趣,讓人愛聽。

大姐還教我怎樣當教師。她常說,教師首先要愛生,其次要讀書。愛生是立業之本,讀書是立身之本。

大姐去世已經多年,然而,她那平凡的人生,樸素的語言感動我一生。

在我的教學裡就有着大姐的影子。

第2句話: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做得更好

教課,既要生動——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熱愛文本;更要嚴謹——教給學生準确無誤的知識。

拿到課文之後,我總是先要讀上幾遍。讀準每個字音,讀通每個句子。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做得更好。

讀課文,不但要讀通,還要讀熟,做到爛熟于心。這樣做的好處是能走進文本,把握課文的脈絡,掌握課文的重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時候,一個巧妙的教學主意,往往就産生于對文本的熟悉。

閱讀教學,就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對文本中的各個元素的理解可以有所不同,然而,凡屬主流的、本質的、重要的東西必須準确把握,毫不含糊。因為,“教師的眼裡是容不得丁點灰塵的”。

教師有不懂或不會的地方,是正常的,不用回避。可怕的是濫竽充數、敷衍了事,教給學生不正确的,甚至是錯誤的東西。

第3句話:教學又是一門缺憾的藝術

當球王貝利踢進第1000個球時,記者問貝利:“你踢進的1000個球中,哪一個進球最為精彩?”

貝利說:“下一個。”

其實,課堂教學也是如此,對于優秀教師來說,精彩的課,永遠是“下一課”。學無止境,教無止境。備課要不斷修改,教學得經常調整,一成不變是行不通的。用同一個教案去教不一樣的學生,其教學效果也是迥然不同的。

教案是教師寫下的對教材的理解,對教學方法的選擇,對教學過程的安排。這是預設的,是教師在上課前的“一廂情願”。而課堂教學由于教學對象、時代背景等因素的不同,往往會出現許多意想不到的情況,可謂瞬息萬變。這便要求教師要不斷修改教案,适時調整自己的備課。

教學就是這樣,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隻有不斷學習,反複實踐,才能接近它的真谛。

第4句話:用一輩子備好“一節課”

現時,課堂教學中存在着一種浮躁虛高的現象,尤其是在一些公開教學中。一些教師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多樣、課堂上的熱鬧,很少讓學生安靜下來,讀點書,提些問題。離開文本遠了,時間長了,對學生的發展沒有好處。

我們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靜下心來好好讀書,從書中獲得真正的知識。

語文教師還要備好課,就應博聞強記,通古曉今,需有“知學”。語文教師應該是個雜家,即“半個編輯”“半個作家”“半個演員”“半個書法家”“半個演說家”“半個劇作家”“半個播音員”“半個幽默大師”……如果我們真能如此的話,那麼應該是個教育專家了。

蘇霍姆林斯基曾聽一個曆史老師上課,聽課時竟忘了記錄一個字,因為那課太精彩了。課後,他問那個曆史老師:“你備課花了多長時間?”那個老師說:“我備這堂課直接時間15分鐘,但是我一輩子都在備這堂課。”

“用一生的時間備課”,我也是這樣實踐着的。

第5句話:愛學生,是教師一切工作的原動力

幾十年的教學實踐,讓我悟出了一個真谛:

愛事業、愛學生是教師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原動力。

作為一個小學語文教師,愛的落腳點在哪裡?我認為,除了要全面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外,更多的是為學生創造一個寬松的、歡愉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在毫無精神壓力的氣氛中學習,變“要他們學”為“他們自己要學”。

我上每一堂語文課,課前要花大量的時間熟悉教材、查閱資料、精心備課,不放過教學上的一個難點,不放棄一個學有困難的學生。

在我五十餘年的教學生涯中,有辛酸的淚水,更有甜美的甘露。我付出不少,但得到的則更多。我愛孩子,愛給孩子上課,我愛這一份平凡而又普通的工作,我更愛這項神聖而又偉大的事業。

作者:張鵬

編輯:張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