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專家解讀八條反制

專家解讀八條反制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0 20:36:42

專家解讀八條反制?來源:【江蘇疾控】7月4日晚,“健康南京”發布通告,自6月27日以來,南京市無社會面本土病例發生,經專家組研判,南京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體系同意,自7月4日22時起,南京中風險區(六合區龍池街道沿河花園小區)、低風險區(除龍池街道沿河花園小區以外的六合區其他區域),統一調整為實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區域,至此,南京全域實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專家解讀八條反制?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專家解讀八條反制(全域常态化啥意思)1

專家解讀八條反制

來源:【江蘇疾控】

7月4日晚,“健康南京”發布通告,自6月27日以來,南京市無社會面本土病例發生,經專家組研判,南京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體系同意,自7月4日22時起,南京中風險區(六合區龍池街道沿河花園小區)、低風險區(除龍池街道沿河花園小區以外的六合區其他區域),統一調整為實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區域,至此,南京全域實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低風險區為何還需要解除?

和此前的‘低風險’是同一個概念嗎?”

“全域實施常态化防控措施有哪些?

市民還需要注意什麼?”

通告之後,

不少小夥伴表示有以上疑惑,

針對大家存在的疑惑

專家來一一解讀

Q

1.低風險區為何還需要解除?和此前的‘低風險’是同一個概念嗎?

答:“市民關心的‘低風險’劃定,确實是新版防控方案中調整變化較大的。”此前中、高風險區如滿足連續14天無新增确診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等條件的地區,則轉為“低風險區”,因此有“全域低風險”的說法。為進一步完善和優化疫情防控措施,近期國家頒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對疫情風險區劃定以及管控要求做了全新調整,即當某地發生疫情時,在劃定中、高風險區的同時,則中、高風險區所在縣(市、區)的其他地區則為低風險區。

以此次南京六合區發生的疫情為例,依據新版防控方案有關規定,六合區龍池街道沿河花園小區被劃定為“中風險區”,那麼除龍池街道沿河花園小區以外的六合區其他區域,就成了“低風險區”。依據規定六合區的“中風險區”解除後,與其相應的“低風險區”也随之解除,南京全域實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專家表示,現在的“低風險區”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即低風險區是與中高風險區同時劃分和存在的,與此前由中高風險區降為低風險區的時段及内涵有所不同,原來由中高風險區降為低風險區實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因此,現在的‘全域常态化’類似于此前的‘全域低風險’。但現在劃定的‘低風險區’,對區域内市民有了一定的防控管理措施。目前‘低風險區’市民在離開所在的縣(市、區)需持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對跨區域外出的低風險區域人員,還需要3天内完成兩次核酸檢測,并做好個人健康監測,必要時甚至要采取隔離管控措施。”

Q

2.全域實施常态化防控措施有哪些?市民還需要注意什麼?

全域常态化防控”不等于能放松防控。當前外防輸入風險持續存在,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

有些市民認為“全域常态化”或許可以稍微放松警惕,對各項防護措施有所松懈,對此專家表示:“鑒于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染性強、傳播快、隐匿性高,我們仍要堅持‘外防輸入、内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态清零’總方針,因此‘全域常态化防控’不能有絲毫松懈麻痹,非必要盡量不要前往有中高風險區的城市,避免不必要的聚集,外出做好個人防護,主動配合做好測溫、驗碼、掃場所碼,按轄區規定開展核酸檢測,如出現發熱、咳嗽、乏力等症狀要及時規範就診。”

戴口罩依然是阻隔病毒傳播的有效手段,“夏季,口罩不僅要堅持戴,還要勤更換。因強調密閉性,口罩覆蓋區域會形成高溫、高濕的小環境,口罩被汗水浸濕後,防護能力會下降,專家建議大家随身多備幾個口罩,4小時就更換一次。”專家呼籲,請市民繼續做好“測溫、驗碼、戴口罩”防護“三件套”,少聚集,堅持分餐制、用公筷,做好個人防護“小細節”,築起疫情防控“大防線”。

此外,“全域常态化”之後,一些區域性規模核酸檢測還在進行,請大家積極主動參加核酸檢測。同時,重點人群核酸檢測也要按照要求做到應檢盡檢,請市民朋友們理解并配合

來源:南京發布

本文來自【江蘇疾控】,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