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如何避免掉非法集資的陷阱

如何避免掉非法集資的陷阱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14:27:55

如何避免掉非法集資的陷阱?南方财經全媒體見習記者李晶晶 廣州報道,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如何避免掉非法集資的陷阱?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如何避免掉非法集資的陷阱(金融知識普及月)1

如何避免掉非法集資的陷阱

南方财經全媒體見習記者李晶晶 廣州報道

9月以來,在廣東銀保監局的指導下,廣東保險業正式開啟了“金融知識普及月”系列宣教活動。

近年,出現不少老年人因缺乏金融知識、風險防範意識薄弱,屢屢墜入非法集資陷阱的情況。

為此,廣東某保險機構提醒廣大老年人注意,應着力提升防範非法集資的意識和能力,維護好自身的合法權益,守好自己的“錢袋子”安全。

案例:警惕誘導保單退保轉投高額回報項目

2020年12月,62歲的張先生在保險公司為自己投保了一份5年期的分紅保險。

2021年11月,張先生前往保險公司,申請辦理退保。由于持有保單時間較短,張先生如果選擇退保将面臨損失。

在保險公司工作人員耐心詢問其退保原因時,張先生表示,在朋友推薦下,他接觸到某公司的投資理财項目,每月能獲得5%的收益,到期返還本金。相較之下,這份保險的分紅收益太低,遂打算退保而投資該項目。

經咨詢和溝通後,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初步判斷,這有可能是非法集資行為,并向張先生詢問該公司及項目信息。

上述保險公司工作人員發現,通過在中國銀保監會官網及中國證監會官網進行查詢,此公司并無相關金融業務經營資質。于是,該工作人員立即告知張先生查詢結果,并結合“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手冊進行詳細解讀,告訴張先生非法集資的危害,最終打消其退保後另行“投資”的念頭,最終确保張先生的“錢袋子”安全。

分析:非法集資使參與人遭受經濟損失

所謂非法集資,是指未經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依法許可或者違反國家金融管理規定,以許諾還本付息或者給予其他投資回報等方式,向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行為。

日常生活中,一些消費者,特别是老年消費者風險防範意識較弱,容易輕信不法分子推薦的高額回報“項目”,容易墜入非法集資的陷阱。

上述案例中提及的投資項目,體現出非法集資四個常見手法,即承諾高額回報、編造虛假項目、虛假宣傳及利用熟人朋友誘騙。

據悉,許多不法分子許諾投資者高額回報,往往在集資初期能夠按時足額兌現承諾本息,待集資擴展到一定規模後,便秘密轉移資金或攜款潛逃,使集資參與人遭受經濟損失。

建議:切莫盲目輕信熟人介紹,老年人投資須謹慎

廣東一保險機構相關負責人提醒老年人注意非法集資四大風險點,守好自己的“錢袋子”安全。

一是莫盲目相信熟人介紹。遇到相關投資、集資類宣傳時不要盲目相信所謂的熟人轉介紹、專業人員推薦,最好先向家人尤其是子女征求意見,在子女協助下識别項目真僞與投資風險等,避免墜入非法集資陷阱。

二是警惕“高收益”項目。要知道“高收益”項目必然伴随高風險,在做出投資決定之前,首先通過相關官方渠道了解項目方的經營資質、經營模式和主體等,相關産品是否符合相關法律規定;其次要結合投資産品市場規律和自身的經濟能力進行分析,謹慎選擇投資。不要被對方的“高收益”“高回報”等誇大宣傳所迷惑,一時頭腦發熱墜入非法集資陷阱。

三是正規渠道購買理财産品。購買理财産品建議到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正規金融機構進行辦理,同時要警惕不要與金融從業人員個人簽訂投資理财協議,不通過個人私下轉賬行為将資金轉給任何公司或者個人進行投資理财,堅決守護好自己的“錢袋子”。

四是增強防範風險能力。注意保障個人信息安全,勿輕易透露銀行卡、身份證号碼等個人信息給其他人,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同時日常要多關注政府部門、金融機構等發布的防範非法集資訊息,了解并掌握防範非法集資手法;如遭遇非法集資案件,請立即向公安機關等部門舉報,堅決守護資金安全,切實維護自身權益。

更多内容請下載21财經APP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