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仰韶文化遺址發現在哪裡

仰韶文化遺址發現在哪裡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9 19:10:24

仰韶文化遺址發現在哪裡(太原發現罕見仰韶文化遺址)1

出土的彩陶缽

仰韶文化遺址發現在哪裡(太原發現罕見仰韶文化遺址)2

出土的彩陶罐

仰韶文化遺址發現在哪裡(太原發現罕見仰韶文化遺址)3

出土的尖底瓶

仰韶文化遺址發現在哪裡(太原發現罕見仰韶文化遺址)4

出土的陶甑

仰韶文化遺址發現在哪裡(太原發現罕見仰韶文化遺址)5

五邊形房子建築基址俯瞰圖

“這是太原目前發掘的罕見的仰韶文化遺址,也是轄區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存。”11月10日,從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傳來消息,在配合太原市國科大材料能源學院附屬中小學項目的建設中,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該項目施工區域内發現一處距今有5500多年的仰韶中期文化遺址,對于研究太原盆地新石器時代文化面貌、構建該地區史前文化序列、探讨太原及周邊地區史前文化交流等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這也是近年來太原轄區内發現的為數不多的史前聚落,具有重大的研究價值。

國科大材料能源學院附屬中小學遺址(注:以下簡稱“國科大仰韶時期遺址”)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區柏闆鄉鎮城村西南900米處,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是一處适合早期人類居住的地方。而此次發掘中,也發現了一處五邊形的建築基址,面積約32平方米,是太原市目前發現的最早的仰韶時期房址,實屬罕見。

經過考古工作者的發掘,在遺址内共發掘仰韶時期灰坑98座,陶窯11座,房址2座;明清墓葬6座。出土了大量陶片以及石器、骨器、獸骨等。其中,陶片以泥質紅陶和夾砂灰陶為主;紅陶多為素面,少數器表施黑彩,圖案以圓點、直線、弧邊三角、網格紋、刻劃紋為主;灰陶多素面和弦紋;陶器多為手制加慢輪修整。目前複原器物有彩陶罐、紅陶素面斂口缽、灰陶碗、灰陶罐、白陶器座等。石器有單孔石刀、石斧等。獸骨主要包括狗、豬、鹿等。

此次考古發掘中,最重要的發現就是五邊形的房址,換句話說,這是5500年前,咱太原先民住過的房子。盡管面積不大,但房屋内部格局彰顯了往昔的“規格”,壁面以及地面有一層厚約1厘米的青灰色燒結面,質地堅硬。地面上北、中、南有三排排列規律的柱洞,應該是曾經房屋建築木柱所處的位置。室内還有直徑約1米、深0.5米的圓形竈坑,竈坑壁面為堅硬的紅燒土,環繞壁面一周有6個壁洞,基本兩兩相對,壁洞直徑10—12厘米,深約7—10厘米;竈坑底部平整,有青灰色燒結面。竈坑内填土為灰白色,疑似草木灰,夾雜紅燒土粒,出土有紅陶片。竈坑東南處還有直徑30厘米的煙道,竈坑底部與煙道相通。煙道壁面為紅燒土,内部填土灰褐色,出土有紅陶片,可辨器形為紅陶缽和尖底瓶;在煙道近竈坑處出土一個完整的灰陶罐。在該遺址上,還發現了一座葬人灰坑,為口小底大的袋狀坑,坑内填土灰褐色,夾雜炭屑和燒土塊,土質松軟,灰坑上部出土有紅陶片、灰陶片。底部有人骨兩具,一具為成年男性,年齡在28歲左右,俯身,左臂位于身側,右臂屈肢置于背後,下肢交叉;一具為幼年女性,年齡約2歲,側身置于成年男性腿部,下肢微屈。兩具人骨疊壓略呈“十”字形。人骨周邊有少量夾砂灰陶片、小塊豬骨、石塊。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裴靜蓉接受山西晚報記者采訪時激動地表示:“今年正值仰韶文化發現暨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作為一名考古工作者,何其有幸,我們在太原這塊曆史文化厚重的土地上,發現了如此重要的仰韶文化遺址。該遺址文化面貌單一,文化序列與呂梁德崗遺址、臨汾桃園遺址相近,同樣發掘出五邊形房址,同屬于仰韶文化中期的遺存。”據介紹,仰韶文化中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五邊形的房子,以及出土的彩陶和尖底瓶,為考古工作對曆史的斷代提供了依據。此外,從目前的考古發掘來看,遺址主要發現的是灰坑,房址、窯址數量較少,且未發現同時期墓葬,所以考古工作者也初步判斷,這隻是史前聚落的一部分而不是他們活動的中心。

“這個遺址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距離鎮城遺址僅有500米,鎮城遺址就是史前人類生活的地方,屬于龍山時期。而國科大遺址屬于仰韶中晚期,我們也由此判斷,可能就是史前人類生活的延續,所以它對于研究人類遷徙、聚落形态變遷、史前生産力發展等問題,也提供了新的資料。”裴靜蓉說。

仰韶文化,是指黃河中遊地區一種重要的新石器時代彩陶文化,其持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分布在整個黃河中遊的甘肅省到河南省之間,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渑池縣仰韶村發現,故按照考古慣例,将此文化稱之為仰韶文化。也就是說,從1921年,仰韶文化的發現,讓世界看到了華夏文明之初誕生的光芒,也開啟了考古學家探尋中華文化起源的尋根之門。今年是仰韶文化被發現的百年誕辰,此次在太原發現仰韶文化遺址,或許是三晉大地對考古工作的一份“獻禮”。

“國科大附屬中小學遺址可以說具有非常大的代表性,也是迄今為止太原轄區内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存。就遺址保護問題,咱們考古人員又會作何打算?”對此,裴靜蓉表示:“文物價值不僅體現在文物本體,其出土環境和背景同樣是文物價值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國科大仰韶時期遺址即将在原址上保護、展示。這樣,不僅能為國科大附屬中小學以及太原廣大學生們提供一處參觀了解太原史前文明的教學基地,也使這一文化遺存仍處于原環境當中得到有效保護。”讓文物遺存活化利用,把本在學校裡的考古現場原址展示,這是太原市考古人員的願景,讓文物本體在原有的環境中展現,既是一種保護,也是人們對曆史的回望和緻敬。

太原還有哪些仰韶文化遺址呢?山西晚報記者采訪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薛新明。據其介紹,太原目前有上世紀50年代發掘的太原義井遺址、2001發掘的清徐都溝遺址,這些都屬于仰韶晚期遺存,比國科大仰韶時期遺址要晚。放眼太原盆地,呂梁德崗遺址、臨汾桃園遺址、汾陽杏花村仰韶遺址、祁縣梁村仰韶遺址,都是同時期存在的,德崗遺址和桃園遺址比較有代表性,都發現了五邊形的房子。

相關

我省其它仰韶中期的大房子

在山西地界上,提起仰韶中期的“代表”,當數呂梁德崗遺址和臨汾桃園遺址,因為考古工作者在這裡發現了各類符合時代氣息的器具,并且發現了五邊形的房子,且規模較大,一處是90平方米,一處是137平方米,屢創“紀錄”。

呂梁德崗遺址

位于呂梁市離石區信義鎮德崗村,面積約5000平方米。2019年4月至6月發掘發現了一組較為完整的仰韶中期房址,均為五邊形的半地穴房屋,成排分布,門道朝北,門口建有橢圓形火塘,屋内靠南地面存有尖底瓶、夾砂罐等陶器。該組房址中,規模最大的房屋面積達137平方米,火塘直徑1.4米至1.7米,并有片石鋪築的長4.2米、寬0.8米的門道,是迄今為止山西境内發現的面積最大的新石器時代房屋基址。

臨汾桃園遺址

位于臨汾市堯都區賈得鄉南部桃園村東南與襄汾縣鄧莊鎮寺頭村北交界處的黃土台地上。2016年,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學、臨汾市文物考古工作站等單位為配合青蘭高速山西境(長治至臨汾段)建設項目,在公路建控範圍内對桃園遺址進行了較大規模的考古發掘,發掘面積共計2500平方米。發掘的遺迹遺物主要為新石器時代廟底溝文化時期和東周時期。其中,新石器時代遺迹以各種類型的灰坑居多,發現半地穴房址4處,灰坑近300個,出土大量的紅陶尖底瓶、平底瓶、彩陶盆、彩陶缽、夾砂罐等廟底溝時期典型的陶器殘片,另有磨制石器、骨器等物,是一處史前聚落遺址。東周時期遺迹除大量灰坑外,主要以小型墓葬居多,随葬有鬲、豆、罐等器物組合。

此次發掘最重要的發現是清理出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大型半地穴式房址,地面形狀呈五邊形,面積約90平方米,現存較完整的地面、部分牆體、柱洞、火塘等結構,是保存較完整的一處新石器時代廟底溝文化大型房址。

山西晚報記者 孫轶瓊

(責編:褚嘉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