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零點下單,第二天一早,竟然有快遞員捧着包裹來叫你起床上班。今年從11月1日開始的PLUS版“雙11”網購節,發貨和配送速度快到讓網友驚呼:連退款的機會都不給我。随着“雙11”第一批包裹送達,這場年度購物狂歡熱度直線攀升。但與此同時,一個頗具争議的現象,也再次引起消費者的警惕,那就是大數據“殺熟”。
女子網購同一商品 不同賬号價差25元
所謂大數據殺熟,指的是同樣的商品或服務,不同用戶看到的價格或搜索到的結果是不同的,從而導緻用戶權益受損的現象。通常是老用戶看到的價格反而比新用戶要貴,或搜索到的結果比新用戶要少。上月中旬,北京的消費者韓女士在網購時,就遭遇了大數據“殺熟”。
10月16日,北京的韓女士使用手機在某電商平台購物時,中途錯用了另一部手機結賬,卻意外發現,同一商家的同樣一件商品,注冊至今12年、經常使用、總計消費近26萬元的高級會員賬号,反而比注冊至今5年多、很少使用、總計消費2400多元的普通賬号,價格貴了25塊錢。仔細對比才發現,原來普通賬号頁面多出來一張“滿69減25”的優惠券。韓女士認為自己遇到了大數據“殺熟”。
面對質疑,該電商客服答複稱“新用戶,系統會跟進賬号信息,自動發送優惠券,不是每一個賬号都能收到”。
消費者 韓女士:人家說是一種營銷,為了吸引客流。但是,你得跟我說明白了,條件是什麼,不能就這麼什麼都不說,就這麼有差别對待。
韓女士的訴求,在法律專家看來,恰恰是判斷消費者是否遭遇大數據“殺熟”的關鍵所在。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 陳音江:不管你是哪一種營銷方式,首先你守法那是你一個底線。如果企業他在銷售的時候,他标注得非常清楚,這個規則是非常明确的,也可以有一定的公平合理性的。但是,在開展各種促銷或者營銷的時候,價格不太敏感的,就不打折了,明顯是差别化地來對待消費者,就是涉嫌大數據殺熟,本質就損害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
酒店預訂 機票銷售等領域均存此類現象
不隻網購,今年“十一”長假期間,南甯市民張先生在與朋友通過訂票平台,一同預訂一家自己經常入住的酒店時,發現自己的定價要比首次入住這家酒店的朋友貴了五六十塊錢。還有同樣來自南甯的消費者小白,有一次在購買從南甯飛往西安的機票時,發現平時不怎麼乘飛機出行的朋友,機票價格是600多塊錢,而身為“空中飛人”的自己,機票價格反而是800多塊錢。不斷曝光的一起起案例顯示,大數據“殺熟”在網購、在線旅遊、機票酒店預訂,甚至是網約車、電影票銷售等衆多領域廣泛存在。
針對性推薦 更加隐蔽的“殺熟”手法
專家表示,“規則不明、優惠減少、價格升高”,類似這種“殺熟”手法,消費者還比較容易察覺。但另外一種就要隐蔽多了,對于新老客戶,平台會通過算法進行針對性推薦,使“熟客”獲得的高價商品信息比“生客”多,而且可選擇的商品更少。
舉個例子:一些線上旅遊平台在對新老用戶推送目的地酒店時,往往會依據用戶以往的消費情況或浏覽記錄進行推薦,如果是新用戶,推薦的酒店價格普遍較低,但隻要你浏覽過一次五星級酒店,那麼頁面推送的就基本都是高價酒店了。
大數據“殺熟” !我挑商品 還是商品挑我?
做生意,原本講究個以誠為本,童叟無欺,但現在看來,大數據加算法的操作手法,卻将買家分成了三六九等。甚至可以說,不是顧客在挑商品,而是商品在挑顧客了。那麼,算法究竟是怎樣進行“殺熟”的呢?
中國傳媒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沈浩教授介紹,消費領域的大數據殺熟,本質上指向“個性化推薦算法”。
中國科協“源新聞”專家庫成員、中國傳媒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教授 沈浩:個性化推薦跟傳統的推薦排行榜是不一樣的,它是千人千面,是非常個性的。那麼首先個性化推薦,就要知道你是誰。現在電商、社交媒體都可以獲取大量消費者,特别是個性化的數據,這樣我們就可以建立這種推薦等等這種算法的東西。
通過用戶主動提交和被動被索取,平台獲取用戶基礎數據及行為數據進行分析後,就能給一個用戶貼上成千上萬的标簽,完成用戶數字畫像。裡面清晰記錄着用戶的身份信息、使用喜好、消費習慣等,方便機器識别,甚至深層次預測用戶行為,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商品推薦。
中國科協“源新聞”專家庫成員、中國傳媒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教授 沈浩:用戶畫像的本意是針對個性化推薦。不同的用戶的數據信息量是不一樣的,就個性化來講,我隻針對你的數據來進行相應的推薦算法的實現。而對另一個人,他是另一種算法的實現。這個服務包中,可能有更好的比如說時效性或者優先性,它可能會出現“殺熟”的現象。
對于算法而言,通過用戶數據量以及數據更新頻次,就可輕易判斷出是“生客”還是“熟客”。而随着用戶行為的固化,比如說經常購買某一類商品,算法對其的識别也就越來越簡單。
中國科協“源新聞”專家庫成員、中國傳媒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教授 沈浩:隻要有個性化推薦,其實都存在着我們一般意義上的所謂的“殺熟”的可能性。就像大海撈針一樣,它也能夠撈出絕對數,因為對它來講大海撈針沒有成本。從操作上來講,計算機在互聯網上很容易實現。
“殺熟”手法多樣 消費者防不勝防
要想精準鎖定消費者,對于大數據來說太容易了。所以近來大數據“殺熟”也出現了不少變種。
比如根據你的地理位置定價。如果你附近的商場少,大數據就會認為你買東西不方便,然後給你看到的商品加價。
根據你的消費記錄定價。如果你買過的東西價格普遍較高,大數據就認為你“不差錢”,然後給你加價。
根據你的搜索頻率定價。如果一件商品你在短時間内搜索過多次,大數據就會認為你急需這件商品,然後給你加價。
還有就是控制商品的可見性,直接把價格低的商品屏蔽掉,逼你買貴的。
與算法鬥智鬥勇 “反殺熟”勝算幾何?
既然知道了大數據的一些“殺熟”套路,我們能不能反其道行之,來進行“反殺熟”呢?比如說通過不斷安裝卸載購物平台,來僞裝成新客戶,享受優惠價格。與算法鬥智鬥勇,勝算究竟有多大呢?
中國科協“源新聞”專家庫成員、中國傳媒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教授 沈浩:有可能會改變,起點作用,但是我覺得大部分“反殺熟”是不起作用的,甚至應該說,應該說微不足道這件事情。
專家表示,改變自己的部分行為或許能一時騙過大數據,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你周圍的人群并未改變。大數據能夠通過你朋友的朋友的用戶行為,來推測出你的消費偏好。這就是“社會網絡分析算法”。
中國科協“源新聞”專家庫成員、中國傳媒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教授 沈浩:朋友的朋友是朋友,這叫鍊路預測,一個人的價值不是由連接這個人的價值決定的嘛。算法實際上是很容易搞清楚它的這個裡邊的這個關系是什麼,誰跟誰的關系。那在這個關系裡邊,我們就可以找到這種網絡的這個影響,那這樣,這個人的價值是由這些人影響。那麼購物也是這樣的。
在個性化推薦的基礎上,進一步使用深度學習算法後,平台甚至可以擺脫對“用戶畫像”的依賴。也就是說,無所謂生客還是熟客,瞬間就能完成商品推薦。以電影海報為例,當記者模拟購買編号為366的商品時,有9款與它造型相似的産品被瞬間推送過來。
中國科協“源新聞”專家庫成員、中國傳媒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教授 沈浩:理論上可以推無限,我隻是顯示了9個。顯然這個東西都是設計好了的,就是套餐都做好了的,所以他從這樣來講不會因為你的改變而來改變。如果說他真正有意做這個“殺熟”,實際上是更容易做到的。
另外,專家介紹,基于位置信息的算法,還會帶來“電子圍欄”效應,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會産生大數據“殺熟”。
中國科協“源新聞”專家庫成員、中國傳媒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教授 沈浩:基于位置的服務,那你位置服務的電商,或者說物流是什麼,可能條件不一樣,價格會有一些略微的波動。
多項法律法規明确禁止大數據“殺熟”
經營者運用大數據收集并分析消費者消費偏好、消費習慣、收入水平等信息,形成用戶畫像,一方面便于企業精準把握用戶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多個性化服務。這本來是件好事,但卻被個别奸商用來進行價格歧視。
為了杜絕這一現象的發生,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明确要求在線旅遊企業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侵犯旅遊者的合法權益,違者将被處以最高50萬元的罰款。
而早在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電子商務法》,第十八條也明确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根據消費者的興趣愛好、消費習慣等特征,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搜索結果的,應當同時向該消費者提供不針對其個人特征的選項,尊重和平等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 陳音江:大數據的應用将來會越來越廣泛,那麼這個問題可能出現的幾率将來會更多。所以我們的監管部門,也要創新大數據的監管方式,對這一種新型的侵權行為進行監管。隻有這樣去加強監管,同時消費者也加強注意的情況下,我覺得這一種問題可能将來才能得到一定地解決。
大數據“殺熟” 誰是真正的刀俎?
有句話叫“人為刀俎 我為魚肉”,比喻生殺大權掌握在别人手裡。在大數據“殺熟”這件事上,消費者無疑是魚肉,但誰才是真正的刀俎呢?技術是中性的,需要嚴厲打擊的是技術背後個别奸商的貪欲。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董思韻 題圖來源:圖蟲 圖片編輯:曹立媛
來源:作者:央視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