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曹鏡明
題丨馮小剛:想救傳統文化,必須恢複繁體字!易中天:亂竈龜鬱會寫嗎
歡迎大家留評交流,對于馮小剛看法!
前幾天看到一篇關于馮小剛要拍攝電視劇的消息,随手點了進去,結果這幾天全都是關于馮小剛的新聞,有盛贊真性情的,也有批評欺下媚上的,總之是說什麼的都有,其中有一則關于馮小剛談及“繁體字”的觀點,吸引了筆者的注意力,不妨趁此機會和大家聊一聊,究竟有沒有什麼道理:
挽救傳統文化,恢複繁體字必不可少。
首先筆者個人是不認可這個觀點的,因為在馮小剛的觀點中是典型的混淆概念,将繁體字和傳統文化劃等号,這是标準的以偏概全。如若說傳統文化中包含繁體字,這點筆者并不否認,不過想要以繁體字來概括傳統文化,顯然是非常不現實,就好比拿饅頭來形容食物,總不能頓頓都是饅頭,不吃别的吧?
其實在娛樂圈中有好些淪落到沒戲可拍的老藝術家們,在面對記者采訪,或是參加一些會議活動的時候,發表過類似的觀點,尤其是一些喜歡樹立“文化人”人設的自以為的實力派,沒啥代表作不說,裝腔作勢的架勢學的一流,用繁體字啥的發表個人動态,針對某些事情的評論,要真是有些營養也就罷了,可基本上也都是些老生常談的東西。
對于類似行為,大導演姜文在參加訪談節目《锵锵三人行》的時候有過評價——裝X!
況且退一萬步來講,萬事萬物的進化都是有迹可循的,從繁體字進化到簡體字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讓文字回歸到最基本的屬性。這裡也不是說繁體字沒有價值,隻是這個價值更多的應該體現在專業的書法領域中,或是個人的興趣愛好上,沒必要強制要求恢複繁體字書寫的能力,能夠認識一些常見的繁體字,對于普通人來說就已經足夠了。
作為杠精也得要問了,在簡體字之前确實是繁體字,不過繁體字也并非是最原始的文字形式,在繁體字之前,還有篆書、金文之類的存在呢?為什麼那些鼓吹恢複繁體字的明星藝人們不直接一步到位,鼓吹恢複“結繩記事”呢?說白了,無非就是自己練了幾天書法,靠着粉絲割了韭菜,人前人後都被叫做“老師”“大師”啥的,就自以為書法家,不發表一些“專業性”的意見“嘩衆取寵”一番,就很沒存在感。
著名學者易中天在參加節目時,曾談到很多娛樂明星紛紛呼籲恢複繁體字的現象,筆者十分認同他的觀點:
繁體字之所以簡化,就是因為書寫過程中太過繁瑣,不利于推廣。對此,肯定會有很多吃瓜群衆以某省進行質疑,稱為什麼他們可以堅持使用繁體字,還可以發展的很好?這裡需要聲明的是,繁體字也不是什麼洪水猛獸,筆者的意思也不是說使用繁體字肯定發展不起來,隻是說不利于發展,更重要的是某省才多大點的地方?一共有多少人?兩者完全沒有可比性。舉個例子,某省的物流基本上都是隔天到,可要是在内地,距離遠的需要坐飛機出行。
筆者雖然算不上是什麼文化人,但多少也是讀過幾年書的,再加上特别喜歡周夢蝶的詩歌作品,也自發學習過繁體字,雖然談不上多麼的專業,可一些常見的繁體字書寫還是沒有啥問題的。可要是問筆者學習繁體字之後,最大的收獲是什麼?恐怕還真是認識到簡體字的好,大大提高了書寫效率,乃至于學習效率,節省了更多的時間。
同樣是一篇文章,估計簡體字寫個兩三遍,繁體字都不一定能寫完,這要是放在筆者上初中的時候能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類似的經曆,每逢考試過後,老師總會訂一個合格分數線,超出的同學沒有啥懲罰,可要是不夠的同學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差幾分抄幾遍。
回歸到易中天的觀點,反正筆者要是在不查閱相關資料的前提下,是不知道“亂竈龜鬱”這四個字念什麼?是什麼意思的?
這裡也不給大家介紹這幾個字啥意思了,都是些生僻字也沒啥意思。如若較真的說,易中天拿繁體字裡的生僻字來說事,多少有些不地道。簡體字又怎樣?已經簡化得夠厲害了吧,普及度也夠高了吧,不也一樣有很多普通人不認識的簡體字嗎?如若大家有練習過硬筆書法,就應該會知道常見漢字無非是三千(五千)個,剩下的也都不怎麼常見。如若單挑出來,一樣很多人都不認識,隻能夠查字典。
可馮小剛的觀點還是太離譜,畢竟術業有專攻,作為一個導演而言,還是少摻和一些自己不是很了解、擅長的事情,多拍攝出一些吃瓜群衆喜聞樂見的影視作品比什麼都強,相信這也是為啥現在馮小剛的脾氣越來越大,因為罵人上熱搜的頻率越來越高,可好的作品卻越來越少,影響力越來越小的原因之所在。
在這個牛鬼蛇神橫行的年代裡,如何學會“沉默是金”成為每一個公衆人物都要學習的必要内容。
1)王朔談中國喜劇:都是拿“窮人”開玩笑,有本事去嘲笑有權勢的人
2)王朔談中國導演:張藝謀早該滅了,就是個搞裝修的!真的有道理嗎
3)王朔談中國作家沒幾個合格的:賈平凹《廢都》是扒廁所,金庸抄襲
4)王朔談中國導演:馮小剛欺下媚上,善于利用他人,拍的再好也不看
5)甄子丹師父:中國武壇唯一10連冠,被混混打進醫院,坦言吃虧了
本文系【曹鏡明】原創,圖片來源網絡!#頭條娛樂指南##馮小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