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走獵奇路線,搜羅一些位置好價格好的房源,也不能排除有小産權公寓這樣的類别,畢竟光看價格的話是真香啊。當然買房是件大事,不能光看價格一沖動買了,住進去之後才後悔。我們之前經常說公寓不能碰,可是具體為什麼不能碰?可能有些朋友不了解,今天就展開講講~
一、梯戶比高。一般來說住宅都是一梯兩戶、兩梯四戶,公寓一層2、30戶擠兩台不大的電梯,等到上下班高峰期,通勤時間還要把等待電梯的時長加進去。我去踩盤了金澳國際,分南樓和北樓,層高35層,每層有四部電梯,北樓20層共有33戶。
二、公攤高得房率低。目前已知商品房的得房率最低在75%左右,公寓更低,在60%左右,如果算實用面積的單價,公寓并不便宜。
三、商水商電。這個是大部分朋友都知道的,雖然房子總價确實低了不少,但是生活成本上去了,也是租戶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會影響到好不好出租。
四、需要全款購買。買公寓有兩個方式,可以以個人名義購買,需要60個月的社保且名下無房。也可以以公司的名義購買,不管是哪種方式,都需要全款。
五、魚龍混雜。因為有一部分是公司名義購買的,就免不了會作為工作室,比如民宿、美甲美睫、美容院、轟趴館、電競公寓等等,這些人來往穿梭在公寓中,生活作息也不同,如果公寓隔音還不好,會影響正常的居住休息。金澳國際的居住樓在北樓,南樓是寫字樓,基本上沒有這方面的顧慮。
六、通風很差,沒有燃氣。公寓很少有南北通透的戶型,所以通風不好,沒有燃氣隻能用電磁爐,對于做飯有要求的朋友也不友好。
七、不能落戶上學。不過對于大部分年輕人來說暫時不是重要的考慮因素,如果有孩子準備上學的話,可千萬别考慮買公寓,除非是有其他用途。
八、房價大漲它小漲,房價小降它大降。
從1998年國家取消了福利分房,開始住宅貨币化、私有化以來,房價一路上漲,大部分人都是追漲的,對房産“隻漲不跌”這句話異常迷信,所以即便是公寓,也會匆忙入手,拿09年建成的金澳國際舉例子。
金澳國際位于海澱區北三環外,距離健德門地鐵站700多米,距離在建的馬甸站300多米,周邊然而十多年後,金澳國際的挂牌價給當初的購房者一個大大的“比兜”,09年開盤價2.7萬/㎡,如今挂牌4.2萬/㎡,十二年漲了1.5萬,平均下來每年漲1000 ,即便是三環老舊小都不止漲這個價,四舍五入沒漲價,甚至連通脹都未必能跑得過。能想到商住房的好處唯一就是價格低租售比高,這些年跑不赢的通脹,也就隻能靠租金背回來了。
以上種種都是不能買公寓的直接因素,誰願意自己這些年攢的錢在隐形縮水呢,除了位置好點、交通便利、低于市場價,一無是處。
但是話又說回來,在交通地段配套都不錯的地方,預算兩百多萬隻是剛需自住,除了這兒又能買哪呢?之前有一位短視頻博主裝修大興區義和莊地鐵站附近一個14.2平的商住loft公寓走紅,商住房不限購,需要以公司的名義來買,花了80萬左右。他說買了這間小公寓後,就算最近收入不穩定也沒有焦慮,這個小家也給了他一定的安全感。突然走紅後借助裝修公寓這一系列視頻也獲得了收入,公寓一定不能買?還是因人而異。
買房這事真是一文價錢一文貨,想買内環高品質住宅就要荷包充裕才能實現,想買低總價住宅注定就要往五六環外看,比如和悅璞雲,52㎡一居室,60㎡、68㎡兩居室,85㎡、100㎡三居室,均價2.9萬,總價130萬起即可上車,雖然有了房不代表擁有了全世界,但最起碼在這個時代能給自己一份家的安全感~
最後還是那句話,買房這件事最重要的還是看需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