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壺鑒别年代的方法:
1、觀察銅壺底部文字看銅的成色。
2、看它的冶煉做工是否細膩或粗糙。
3、看壺身的雕花和圖案。
4、看壺的造型。
銅壺是銅制的銅質器皿,既是酒器,也是盛水器,用于燒水;漢代還作為量器。根據材質分,銅壺可以分為,紫銅壺,黃銅壺,白銅壺,其中紫銅壺質量最好,銅的含量更高,更純,更易于保養。根據工藝分,可以分為手工銅壺和鑄造銅壺。
《詩經》:清酒百壺”;是古代盛酒的器皿,當時也用它盛水,《孟子》:箪食壺漿”。它的形狀因時代不同,變化較大。商代的壺多是扁圓形,大腹、貫耳耳象筒子)、圈足。西周的壺圓形長頸,大腹有蓋,兩旁有耳,作獸頭銜環。春秋時的壺,鼓腹長頸,肩上有兩個伏獸;新鄭出土的一件作扁圓形,圈足下有伏獸,蓋上裝飾着蓮瓣并有一隻立鶴,和周初的壺已大不相同。戰國的壺更接近于後來的瓶子。這時有方壺,是漢代钫的始祖,此外還有八角形、瓠形等形狀比較特别的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