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書友好,今天我們繼續共讀《複活》。建議讀完第三部,第十六至第二十八章。
今天是第五天啦,即将看完本書的你是不是既怅然若失卻也若有所得呢?
讀書之前,我們來思考兩個問題。
1、你敵得過欲望嗎?
2、讀完《複活》,有什麼迫不及待地想吐出來的話呢?
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
托爾斯泰:既然欲望無法根除,那就給它套上枷鎖。
聶赫留朵夫一見到瑪絲洛娃,有一種需要家庭和孩子的想法湧上他心頭。然而,瑪絲洛娃已愛上西蒙松,決定跟西蒙松走。聶赫留朵夫明白她不願意,毀了他的生活才這樣決定的,但這仍然給了他巨大的傷害。
而最後一段話頗含韻味,這裡拿出來再給大家分析分析。
聶赫留朵夫希望在這同一本福音書裡找到能證實這種思想的文字,就把它從頭讀起。他讀着一向使他感動的《登山訓衆》,今天才第一次看出這段訓誡并非抽象的美好思想,提出的大部分要求也并不過分而難以實現,而是簡單明了切實可行的戒律。
一旦實行這些戒律(而這是完全辦得到的),人類社會就能确立嶄新的秩序,到那時不僅使聶赫留朵夫極其憤慨的種種暴行都會自然消滅,而且人類至高無上的幸福——在地上建立天國(巴别塔,我認為這其實是對陀思妥耶夫斯基宗教大法官的回答)——也能實現。
那些戒律總共有五條。(不貼出來了,大家可以自己對照)
聶赫留朵夫凝視着那盞油燈的光,想得出神。他想到生活裡的種種醜惡現象,又設想要是人們能接受這些箴規,我們的生活将變得怎樣。于是他的心充滿了一種好久沒有感受到的喜悅,仿佛經曆了長期的勞累和痛苦以後忽然獲得了甯靜和自由。
“我們的所作所為也是這樣,”聶赫留朵夫想,“我們活在世界上抱着一種荒謬的信念,以為我們自己就是生活的主人,人生在世就是為了享樂。這顯然是荒謬的。要知道,既然我們被派到世界上來,那是出于某人的意志,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可是我們斷定我們活着隻是為了自己的快樂。顯然,我們不會有好下場,就像那不執行園主意志的園戶那樣。主人的意志就表現在那些戒律裡。隻要人們執行那些戒律,人間就會建立起天堂,人們就能獲得至高無上的幸福。
從這天夜裡起,聶赫留朵夫開始過起一種全新的生活,倒不是因為他進入了新的生活環境,而是因為從這時起,他所遭遇的一切,對他來說都有了跟以前截然不同的意義。至于他一生中這個新階段的結局如何,将來自見分曉。
這裡表達的非常明顯和露骨——傳教!托爾斯泰依托于宗教,但又創造出新的,屬于人類的信念。所以這根本不是聶赫留朵夫的想法和領悟,而就是托爾斯泰本人想告訴讀者的東西。
如何能消除無盡欲望帶來的痛苦?那就是給欲望設一個底線,把自己牢牢地控制住。但同時,按我的理解,把自己牢牢控制住的準則,也有可能成為人發展的束縛,使人成為準側的“奴隸”。
我大中華何嘗不就是困在了天朝上國、腐儒文化的夢中。
托爾斯泰這樣的大師,必然經曆過這樣的思考,但他最終用自己經曆的一生告訴了我們,人,要有底線。
這對于我們這些,一天到晚覺得自己牛逼哄哄的現代人,何嘗不是一種啟發呢?我想,那時候的人,思維雖然粗糙,但掩蓋不了的是其中的璞玉質地。而我們現在許多精緻的道理,卻藏不住其中的空洞。這裡的宗教思想、生活理念、托爾斯泰主義,或許才是《複活》對于人類最寶貴的财富吧。
作者:七月的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